湛江新闻网讯:日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率5名知名书法专家抵达湛江,为湛江书法家传道授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刘文化师承刘炳森和欧阳中石,精研书法数十年,在隶书、篆刻上颇有建树。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执教十余年,生性秉直的他可谓心如明镜,眼不容沙,日前,他就研习书法的理念、方法、心得和当前书法界的一些现象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学习传统,是学习其精义而非流行形式
记者(简称记):您一直强调书法必须师承传统,向古人学,为什么?怎么学?
刘文华(简称刘):艺术太神圣了!艺术就是一尊佛,是一片净土。你想,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用毛笔写字,能留下作品的寥寥无几?就因为艺术不简单,艺术很神秘又很神圣,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洗礼,这张纸承载了一种理念和文化,表达了一种美,这个东西就留下来了。时间大浪淘沙,假的东西早就被淘汰了。
我们追崇传统文化,它的精粹就是追崇阳光,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人类精神世界里面对美的那种追寻、崇尚、向往,通过艺术家的手和笔,糅在纸上,书法家是一群创造美、追崇美和享受美的群体,也是要给社会留下精神粮食的群体,你在传承的时候,必须要去芜存精,保留艺术的纯净。
我们都知道要学习传统,问题是学习什么传统,是学习传统的模样、精神、内容,还是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原则和理念?我觉得后者才是关键,而不是照搬照抄。把古人的东西拿过来,那是技术上的借鉴,只是一种形式。我所说的师承传统,不仅要继承形式,更要通过对古代遗存的解读,把字里行间渗透的思想、理念和原则,以及中华民族对美的独到的理解给揭示出来,从而形成一种传承关系。
艺术是一片净土,学古人是为保持其纯净
记:有人说书法界存在一些邪风?
刘文华:是的。当前有些东西正在背离我们的传统,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道德底线。有些人为了沽名钓誉,彻底地把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友善、德行、仁义、诚信等东西丧失了。有的人把不是艺术的东西当作艺术,把真正的艺术变成了妓女,谁逮着谁上,艺术成了“快餐文化”。艺术是本身是一片净土,是一门科学,是最严肃的,怎么能把艺术变得那么浅薄龌龊?这真是一种悲哀。
一个做文化的人,你先得是一个文化人,你做艺术的总得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对艺术要抱有赤诚之心。为什么要天天学古人,学古人就是要把古人当爹一样管着自己,让自己变得干净一点,学古人的过程就是洗礼自己的过程。但是我们有多少艺术家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进行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洗礼?有些人不仅不去洗礼,还想着怎样把别人兜里的钱变成自己兜里的钱,你看我这个最具收藏价值,我是大师,我是著名书法家,你们看我有多高的成就,多大的身份……晃来晃去,最后把钱大量流入他的兜里去,这就是拜金主义。当然,这也不是书法界本身的问题,他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所谓的名家和艺术,古人已经给了我们示范,字里行间涵含的德行、精神、信念、社会责任感以及内心的清纯我们清晰可见。但是在现代人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思想和内容,我们只看到技术,炫技,或者作者的“光环”,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到。
我当书法评审20年,在培训中心当主任10年,关于书法界的一些歪风我们没法制止,但从工作的角度,我致力于:第一,从自己做起;第二,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面对自己,面对历史文化。我们必须对学生,对信任我们的朋友,对艺术抱有赤诚之心的人负责。我们对他们负什么责?就是从我们这个传授的必须是真正的最核心的最传统的东西,保持书法的纯洁性。说到底,写书法,就是写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