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大岸村——鉴西江边的历史名村

2013-09-15 17:0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莫松萌 李亚强 图/邓木生 杨迅

大岸真衣庙。

    祠堂见证村搬迁历史

    在大岸村新建的小学内,有一座镌有风雨痕迹,饱经历史侵蚀的大屋。村干部黄富权告诉我们,这便是大岸村的祠堂,也是建于明朝的洪武年间。祠堂虽历经风霜,几经修补,但高大的木门,高高的木门槛,还有屋内朱红色的顶梁柱,仍可见当年的古风古朴。

    祠堂由多间瓦房围成,中间留出一个大“天井”,祠堂内堆满了杂木及破旧的狮架,“天井”下的积泥上长满了白色的小野菊。然而,抚着高大的木门,闭上眼,仍可想象这一祠堂当年的人丁兴旺,富贵大气。黄富权指着门口的一副对联“枝由上县,系出中街”告诉我们,“这一副对联讲述了我们村的搬迁历史,上联的意思是指我的祖先是从廉江搬到吴阳街,下联是指祖先再次从吴阳街搬到黄坡镇大岸村。”

    黄富权告诉记者,民国时期,村中便将祠堂改建为私塾,祠堂内有8、9个教室,能容纳不少学生,当时,临近几条村的青年都到这里读书。直至上世纪80年代,新小学建起,这一祠堂还被用作教师宿舍。

    走出祠堂,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走到村的大堤边,只见这里有三条支流交汇,江水翻滚,江面上停泊着几只捞蚬的渔船,极目远眺,对面均是葱葱郁郁的绿树和沙涌。“当年,我们的祖先从廉江搬来时,便是住在涌地里,以耕田、捕鱼、捞蚬为生。”村干部黄林增指着翻滚的江面说,“后来,随着江水几经改道,受台风和鉴江下游海潮的影响,真衣涌逐渐被淹没,祖先们也迁至了现在的大岸村内居住。”而真衣庙最初的原址是建于涌地上的“三杯酒”(因有三块石头像酒盅一样,故被称为“三杯酒”), 村干部黄林增告诉我们,只要江水退却,“三杯酒”便会露出水面,村民们便可见到真衣庙最初的原址。

    江面上波涛翻滚,大堤上江风扑面而来,江水深处仍埋藏着这条村庄更深的秘密。而岸上,四处小洋楼林立,勤劳聪慧的大岸村民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自己幸福的家园。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红星照耀红土地
  • 定格浪漫 纸短情长:新人登报缔结良缘 铅字为证爱情永恒
  • “月满非遗·情聚中秋”非遗集市举行
  • 霞山区青年夜校咖啡品鉴公益课举办
  • 暴雨突袭
  • 环北广东工程首条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