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湛江在《总体方案》中定为“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试验区的建立,将推动湛江“环北部湾次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推动“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的发展。湛江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湛江的重大金融改革发展工作任务,是事关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日益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全局,助力经济。湛江金融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闯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后发崛起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实现金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湛江经济转型升级,本文提出如下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创造良好的金融业发展环境,加快金融业发展,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以试验区的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创新发展,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民间资本的集聚和辐射效应,通过信息平台等多种方式,吸引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担保、基金等各类金融要素集聚,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和谐发展,提高地方金融带动力。大量吸引国内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创办金融分支机构,提高地方金融活力,增加就业岗位,扩大信贷、汇兑、结算和保险等业务,实现辖区金融业竞争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多样化,服务湛江经济大发展。建立金融机构业绩评价制度,对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和个人、以及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成果显著的金融企业予以表彰奖励,促进湛江金融业健康发展。
(二)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把农信社改革作为金融机构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逐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状况,解决农村“取现难”、“转账难”、“汇款难”、“结算难”等问题。按照“稳妥发展、规范经营、优化结构、严防风险”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湛江实际和市场规律的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推进村镇银行发展;加快全市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到农村发展各种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支持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小微贷里稳藏大商机,要积极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探索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联合体,用金融创新力量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三)适应混业经营趋势,组建金融产业发展集团。大船好冲浪。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显示了单业经营的脆弱性,许多企业倒闭或被迫重组;而混业经营的企业却破浪前行,显示顽强生命力。固守旧的产业结构和思维模式,依赖单一产业,是经不起金融风险考验的,混业经营才是金融业发展的长远之计。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型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整合重组地方金融资产,逐步向业务交叉、多元经营的方向发展,有的已取得明显成效。湛江应依托现有基础,着力培植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融资性担保等大型地方金融骨干企业,组建金融产业集团,树起金融产业发展的“脊梁”。
(四)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追究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处罚机制,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引导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避免出现金融风险隐患。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加强社会信用意识宣传,倡导诚信的社会风气,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信用社区建设,打造“诚信湛江”。对于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要严肃查处,采取新闻曝光、停止贷款、停止结算、终止各种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制裁,切实维护金融生态环境,维护金融领域的安全。
(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业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金融业是较为高端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要求素质高、学历高。要不断吸收优秀人才进入金融业,增加新鲜血液。金融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本土培养与外地引进相结合。大胆提拔重用诚实、能吃苦、善钻研、有创新能力的干部。重视干部在基层中历炼,建功立业。努力使金融领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集中地,提高驾驭金融业发展的能力。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广东(湛江)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寄予厚望。我们要不辱使命,大胆创新、开拓思路,群策群力,努力把“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做好,树立起广东乃至全国统筹城乡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典范,为打造金融强市,推动湛江五年崛起,开创大工业时代,争当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