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人无完人,你更喜欢哪一点?

2013-09-22 22:3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程利意

    最近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之事引热议,各种评论众说纷纭。我是局外人,毕竟是未婚女士,对婚姻问题看得并不深入。但对于各种事件本身的评论却另有一番感想。有人借此贬低王菲,谩骂李亚鹏,有人偏执发表过激言论。这一切看似都因为喜欢在乎而来,让许多人在此事件中迷茫,怀疑自己多年喜欢在乎的东西是否有误,然而,人无完人,面对王菲这个传奇样的女人,你更喜欢八卦她的是婚姻,私生活,还是她在某方面给你震惊,给你由衷佩服的力量了?

    这种例子很多,面对大伙的偏激,愤慨,甚至是蛮暴,作为大多数的我们往往会失去公共辩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倾听、沉默或是封闭。在暗处中围观,缺乏勇气寻找曾经喜欢的理由,这种直观感受,在现代人中常见,回归内心,探讨喜欢敬佩人士的理由,人无完人,守住心中喜欢的理由足以。其他的事情可一笔略去。

    学新闻这行,很多时候生活中离不开新闻界著名人物,最近不就有朋友老拿主持人柴静说事。我就在想为什么喜欢的理由,最终那么容易被某些理由取代,柴静同样是人,为什么在人犯错时,喜欢变成厌恶,而宽容却淡然逝去?说就在柴静以《看见》照亮很多人内心的时候,有些人的眼睛不是去发现柴静传递的公共价值,而是盯住了这个女人的私生活,在她的一堆婚恋情史中,挑出男人风流失德、女人小三上位之类的花边八卦。当柴静成为八卦主角,太多人慢慢也就看不见那个在沉静传递力量的柴静了。在微博上,不时就会看见有所谓的“公知”在进行骂战,有时甚至要上演武斗,骂战争执竟然还聚焦到曾经谁给谁资助了多少钱,送过几碗饭,讨钱讨饭的口水,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坦然,我很喜欢柴静,面对大多数这样偏激的人,我虽是沉默,但心中喜欢却未曾转移,可惜,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大多数沉默者,看着人的瑕疵,喜欢最终被厌恶取代。人无完人,守住喜欢的理由显得异常重要,面对交流环境自己成为少数时,更应该回归自我,寻找喜欢的理由。人有一面让你佩服喜欢足以,别人的私生活你管不了,也没有必要理会,当你拥有这份坦然、慷慨时,社会舆论压力在你身上所起作用不大,喜欢得更为坦然。

    白岩松的书《痛并快乐着》中提到一个案例,1994年春节刚过,在离天津不远的一个监狱里,一位北京的犯人,姜世杰,因为在一起杀人事件中成为帮凶被判八年徒刑。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因此在春节快到的时候,他被奖励在监狱旁边的姨妈家过年,为此远在北京的母亲也赶了过来,和儿子一起过这个难得的团圆之年。大年初一早上,姜世杰和母亲出去散步,路过一条小河的时候,听到水中传来救命声,他没怎么想就跳进水中,两个孩子得救了,然而姜世杰却再也没有回来。在这一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中,他的母亲一直就在河边,直到孩子迟迟不出水面,然而他的孩子再也没有出来了。事后,各种评论接连不断,由于这样的事情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发生过,甚至司法部门的人士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态度。姜世杰死了,身后的评价怎么样,有些人陷入困境,是烈士?是喜欢?这似乎又是不可能;是罪犯?是厌恶?善良的人不会同意;姜世杰的亲人该怎么面对?开追悼会的措辞该怎么考虑?作为一个新闻人,我深知还原真相是多么重要,分清是非是多有意义。只是,在一个仅靠个人来还原真相并不现实的环境里,在一个仅靠个体辨别是非并不客观的条件下,个体最需要挑战的,而守住心中喜欢的一点更是重要。

    正因如此,我更希望人们还是怀着与过去一样的心情去欣赏柴静的文字与节目,也喜欢面对类似姜世杰这样的案例能再看到人们人性的光辉。始终相信,人无完人,守住喜欢他的理由,才能让更多的人向理性有品质的公共生活迈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