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中秋节过去了。每年的中秋节前的一个半月,月饼即成了各大卖场的主流商品。但是,中秋节一过,月饼宠儿霎时间即消失得几乎找不到影子,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过去已经有媒体报道过,一些无良商家把每年中秋节剩下的月饼冷藏贮存起来,留待下年的中秋节时再次当做原材料使用,或者是把其加工处理以后用作其他食品的原料,或超低价卖给养猪场、养鱼场作饲料。中秋节前动辄几百块钱一盒的月饼,最后被拿去冷藏或另做原材料、饲料,实在是一种巨大浪费。
以往市民对月饼有一种误解,以为过了八月十六月饼就不能吃了,但其实只要在保质期内,吃月饼是没问题的。据了解,现在一般月饼的有效期有45天。中秋节过后,月饼应该继续销售,只要在有效期内的合格月饼,节后都可以卖,一方面既让市民节后也可吃到月饼,另一方面也不造成浪费,保护了厂家,还防止了陈年馅的出现。
因传统节日中秋而变得身价百倍,作为一种节庆商品,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由于销售时间短,最长也只有两个月左右,于是造成了行业整体放量的最大极限,同时近年来由于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也是亏多赢少,目前在国家对月饼过度包装及搭售问题已进行严厉控制的情况下,更多企业感到营销乏术、举步维艰。笔者认为:传统的月饼需要创新的营销!就必须把月饼这个“节日商品”从根上转变为“日用商品”。从消费理念上来讲,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天天吃月饼!月饼也可以天天卖!
既然作为端午节应节食品的粽子已经成为日常食品,那么月饼也不应只限于在中秋节期间销售和品尝。在平日也可生产月饼,销售月饼,将月饼拆掉外盒包装散装卖,让老百姓天天都能买到月饼。让一年四季都有月饼卖,那想吃时就有得吃,不用忍到中秋节了。
“中秋吃月饼”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在老百姓心目中可谓已经根深蒂固,因而,要把“中秋吃月饼”的消费意识转变为”天天吃月饼”,我们的厂家就必须把市场培育工作放在首位,然后通过精细化渠道运作,达到出奇制胜之目的。月饼生产企业除了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消费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外,还应该积极的突破月饼消费时间的限制,通过产品定位、价格、包装等方面的创新,打造可以天天卖的月饼,使月饼成为日常消费的休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