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离婚,是最近最大的娱乐新闻。我发现大多数人对众多花边新闻如痴如狂。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我们社会环境会变成了娱乐化时代了。读者如此,甚至媒体的趋向也是如此。我不想评论关于王菲离婚的新闻了,因为别人离婚也与我无关,但是我要说的是媒体议程设置的问题。
就在王菲离婚的同一天,王功权被拘留,陈宝成被拘捕了,肉唐僧也被传唤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家庭合法权益,还是为了社会的大众,这其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这些真正的新闻都在王菲发微博的那一刻起,被受众惋惜王菲离婚的声音中掩埋了。我们把视野放在中国,你会发现几乎所有新闻都带有娱乐性质的新闻,都脱离了纯粹的新闻了。在持续长达半年之久的李天一案在断断续续中被媒体描述成为了一个赚足噱头的连续剧了。还有之前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媒体的各种预想猜测,把案件变成了娱乐化的小说了。
在我们的社会里,严肃的议题讨论被牵制和打压,与此同时娱乐新闻确爆炸性地覆盖了我们整一个社会。即使我们受众想得到更多的真正的新闻,也只能在众多的娱乐化的新闻中自己辨别挑选了,逐渐的我们自己本身也被同化了,新闻的事实却被掩埋了。与此同时,在各种猜测当中,社会谣言也就层出不穷了。我们每天被各种娱乐化新闻包围着,不仅会逐渐弱化我们的社会远观能力,其中的辨别能力也就随之弱化了。
在这其中,究竟我们谁应该负上更重要的责任呢?你或许会说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大环境里面,目前我们中国的现实还是媒体传播什么,读者就看什么的环境,单靠我们读者自己去辨别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媒体在议程设置方面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媒体在议程设置的时候除了需要传递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媒体自身的责任,也就是要对事实负责。不要尽可能的将新闻娱乐大众化来掩盖其中的事实。
其实受众也需要娱乐,这其中无可厚非,因为记者也需要吃饭,受众也需要饭后的娱乐谈资。但是媒体应该把这两方面的界限分清楚,如果任意添加也就成了小说了。必须坚持新闻的基本规律。在新闻的娱乐化进程中,新闻的基本传播规律绝对不能丢。传媒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大众媒体有娱乐性的功能,但不能颠倒主次,所以面对新闻娱乐化,传媒必须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即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但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因为娱乐化不等于低俗化。总之,新闻娱乐化的趋势值得我们正视,媒体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前提下,不可丧失其严肃性和严谨性。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