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污水集中进管网 5级处理灌农田

2013-11-15 09:4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卢志民 伍江 黄武 谢碧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污水问题正不断显现。除了影响村容村貌外,污水的下渗还可能影响到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当前,如何在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有效地处理污水,是各地普遍寻求破解的难题。

遂溪县城月镇陈家村数年前斥资6万元建成的5级生态治污池。本报记者 吴智恒 摄

    近日,记者在遂溪县城月镇陈家村发现,该村数年前斥资6万元建成5级生态治污池,解决了全村2000多人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水还被用于灌溉田地。

    困境:下渗污水致村民饮水难

    村场坐落有序,村中鸟语花香,走进陈家村,很难让人想象到,数年前的村庄竟是和眼前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

    “那时还没建设管网,村民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都是任意排放到屋外。走进村中,屋前屋后都是横流的污水,途经之处常看到乱飞乱窜的蚊虫老鼠。由于村道是泥路,因此污水流经之处往往泥泞不堪,到晚上因为担心地面湿滑,我们很少互相串门。” 村民陈梅生回忆说。

    除了影响村庄环境外,污水还威胁到村民的饮水安全。村主任陈春保告诉记者,在村建设自来水管网前,村民日常饮水基本靠家家户户开挖的十多米浅井,但每逢雨水,污水便会下渗井内,水质就会变得浑浊不堪,不得已之下村民只能跑到村外挑水解决饮水难题。

    破解:污水处理后可灌溉农田

    陈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在2007年前后得到了破解。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让陈家村逐渐实现村道硬底化,并配套建设了污水管网设施,村中2000多人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被集中收集。但收集起来的污水如何处理,成为新的棘手难题。

    在省的配套资金和村集体经济的支持下,村斥资6万元修建了日处理量可达3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负责设计建设工作的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李华介绍说,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普遍存在的水质发黑、水的富营养化等实际,陈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分成5级。

    首先,村内各农户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由村统一设置的污水沟集中收集起来;紧接着污水由排污管网经过沙井进入三级消化池,经沉淀发酵和微生物厌氧处理后去除大部分污染物;随后流入跌水充氧沟的污水,通过落差的流动和翻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中含氧量,进而达到净化水质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污水流入微生物处理沟后,在沟内培育的兼氧菌的作用下进而去污;经上述处理后,污水最后进入净化池,经净水池种植的水浮莲根系吸收水中氨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据介绍,市住建部门还曾委托环保机构对同类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处理净化后的污水水质可达到III、IV类水的标准。如今,陈家村处理后的污水被用于灌溉农田。在遂溪的马六良村,同类设施处理后的污水甚至还流入鱼塘用来养鱼。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 湛江日报社与市环境卫生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全红婵“晒”出十五运会照片
  • “警小豚”护航十五运会 湛江公安多维守护赛事平安
  • 万事俱备待开赛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