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公车改革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国“车改”终于尘埃落定,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公车消费一直是我国的“三公”经费开支的重头戏。据相关研究部门初步分析,全国的公车至少在200万辆以上。平均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在15万元左右,全国公车消费总额相当惊人的数千亿元,占“三公”经费支出的60%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财富每年被消耗,也造成了各级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部分当权者因私废公,公车滥用监管无力,私用滥用公车现象屡见不鲜,成为群众深恶痛绝的主要特权现象之一,被称为“车轮上的腐败”。
“车改”自1994年启动后,14个省市地方先后摸索公车改革试点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杭州市车改后每年节省公车经费超过三分之一。如果按平均一辆公车一年可以节省5万元算,全国车改后每年节约公车开支近1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条例》明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也就是说,除了省部级以上的领导专车,以及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这一类特殊用车外,其他公务车一律取消。厅级以下各级干部从此不用再相互攀比购置公车,一举堵塞了一般公务车新车购置的“无底洞”。每年节省下的上千亿公车经费如果用于民生,足以解决几百万贫困家庭的住房难、就医难等民生难题,对于提高百姓福祉无疑是一个重大福音。
此次“车改”,直切党群干群关系受损的要害,解决的是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反映了党中央狠刹“四风”的决心。表面看起来似乎会有损“官威”,降低了各级官员公务出行的便利,让部分领导干部觉得利益受损。而实际上,通过下猛药治陈疴,可以有效消除公车滥用私用的腐败积弊,有效抑制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极大减少群众的不满情绪,重塑廉洁政府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无疑是新时期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执政兴国的英明决策。
如此善政,于国家民族有益,于人民群众有益,于端正党风政风有益,可谓好处多多。早日“车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