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央视称进口汽车暴利敛财 零配件分开卖价贵两倍

2013-12-04 11:47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作者:郑怡斐

关税=进口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代征增值税=(进口完税价格+关税)*17%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进口小汽车大部分零部件综合税率大概为28.7%。

庞大汽贸网络发展管理公司总经理陈递红:按照进口汽车厂家的说法,它认为在我们国家征收了进口车零部件的一些关税。但是我们觉得,刨掉关税部分,它的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陈递红在汽车流通领域工作多年,他所在的庞大汽贸集团也是多个进口汽车品牌的经销商,在他看来,进口车零部件价格的高企,税率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以记者调查的路虎尾门为例,4S店的售价为24102,而汽配市场的水货价格为8500元 。

陈递红:每个品牌厂家加价的幅度不一样。但是在业内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零部件的价格,可以说是购买两辆新车,假如说所有的零部件价格加起来。

所有零部件的价格加起来可以购买两辆新车,利润可想而之。

经销商赵先生:零配件是他供应的,他垄断掉的,他给经销商毛利15点,大部分被他们拿走了,他们都有30%以上的毛利,平均,总代理商、外资都有30%的毛利。

在我国,国外车企不允许自己汽车的零部件,流通到中国的各大汽配城,只允许在4S店进行更换。单一销售渠道,最终导致了进口车零部件价格的走高。那么这种优势地位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成律师事务所魏士廪律师:现在市场都是只有一家做总经销代理,有一家总经销代理,实际就控制了销售渠道,对下游的经销商管理有非常大的控制能力。

魏士廪所提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我国于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同一汽车品牌的网络规划一般由一家境内企业制定和实施。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须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个规定让进口车生产商轻易获得了垄断中国市场并任意抬高零配件价格的权力。

陈递红:2005年出台的那个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导致了很多的汽车消费者,不能够享受到国际上的一些汽车消费者平等的消费权益。

作为曾经参加关贸总协定和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前国家外贸部部长助理徐秉金,今年已经74岁高龄了,这些年他一直在关注进口汽车暴利的问题,为此他走访了大量经销商,搜集了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强势营销的事实,他痛心地发现,问题不单单在销售环节存在隐性垄断,零部件供应和售后维修、保养方面同样如此,而这些问题的总根源就在于国外的制造厂商通过他们在中国设立的总代理公司,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核心环节。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这个品牌管理办法,最惨的问题就是我们失去了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进口车生产商通过设立一家品牌总代理商,然后再与各个城市的汽车销售商合作,由于代理商只有一家,别无分店,各个销售商在代理商面前就显得很弱势,在这个没有任何自主话语权的进口车市场,最终导致中国消费者每年都要花出大量的冤枉钱。然而更让徐秉金痛心的是在一次进口汽车流通领域的座谈会上,国外厂商并不承认自己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强势营销,而是拿着《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当令箭,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

徐秉金:他说《办法》你们定的,我们当然执行了。你说他能不偷着乐吗,你拱手让给人家的,而且让了这么多年了。

畸高的价格让中国成为了跨国公司的“聚宝盆”,甚至“救命稻草”。以路虎揽胜为例,这家5年前濒临破产、被印度塔塔以23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豪华车品牌,却在中国市场实现惊天大逆转。

彭博社新闻主播:塔塔集团绝对是今天市场最大的赢家,利润增长随早被业内人士看好,但增长幅度还是让人吃了一惊,比预计的高出许多,而这都得益于他们的捷豹路虎业务,而绝不是他们国内市场的贡献,他们国内市场的利润甚至还下滑了29%。他们任务中国市场仍是捷豹路虎公司前行的福地。

2012年,捷豹路虎的利润高达15亿英镑,相当于24.2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被收购的总价。

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施伟德: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块很有吸引力的市场领地。

1234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首架海洋牧场配套无人机首飞
  • 湛江国际潜水大赛11月20日开幕 国际赛事赋能湛江滨海体育名城建设
  • 中法画家在吴川寻访“鲜美湛江”
  • 我市政企协同绘就新图景
  • 岭南书院·湛江雷阳书院奏响时代赞歌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