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更盼农产品也能“顺利流转”

2013-12-05 17:25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欧春智

    全村坡地统一发包,由有资金、有技术的村民自由组团进行规模化种植。而“失地”的农户不但可按“人头”拿租金,还能在家门口打工。这样的新鲜事,就发生在雷州市英利镇英良村这条偏僻的村庄里。近日,记者走进该村,探访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新招数”。(12月5日《湛江日报》)

    当前,雷州半岛的农村土地耕耘模式无外有三种:一是小户自耕,二是打包“对外”承包,三是打包“对内”承包。对比之下,打包“对内”承包无论是在提高农民的耕作积极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是在增加农民的收入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半岛农民能探讨出新型的农村土地耕耘模式,确实值得可喜可贺,更值得推广。

    雷州半岛是一个农业半岛,笔者觉得,土地“对内”流转的可行性,更应得到大家的思考:我们的农产品是不是也应该掀起新一轮的“对内”流转革命了?雷州半岛的龙头农业产品是非常丰富的,如菠萝、香蕉、辣椒等,由于半岛的加工产业相对贫乏,因此这些农产品大多依靠北运,假如遇到天气、供过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半岛的农产品都会遇到“椒急”或“蕉急”的情形,价格大幅度跳水,大量农产品滞销,无论是在经济方面或是在生产积极性方面都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打击。

    为此,笔者觉得,我们何不借鉴“英良模式”,由有资金、有头脑、有技术的村民组团来发展一些农产品的加工产业呢?农民在家门口自产、自加工、再向外销售,就能给农业生产上了一层保险,既能告别了农产品滞销的时代,也能大大鼓起农民的腰包。这不是笔者在说梦话,雷州市英利镇菠萝加工厂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假如雷州半岛的民营农产品加工产业能大规模地落地生根,N年后,也许半岛的新农村又是另一个模样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