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2月5日,我市五县(市)87个镇(街)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五县(市)10711条自然村(队)中,已有10695条自然村(队)建成收集点,垃圾收集点完成率99.85%,今年年底前可全部完成。(12月10日《湛江日报》)
垃圾收集点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设施,但是不可否认,垃圾分类回收,做好自然村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完善各项垃圾处理设施,是建设农村重要任务,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欣喜看到,我市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垃圾收集点完成率高,这将大大促进农村向更卫生、更健康的生活环境目标前进。过去农村垃圾处理缺乏科学指导,处理垃圾的基本设施设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农村垃圾横行、杂乱等现象触目惊心。垃圾收集点逐渐在各个自然村“生根发芽”,将利于改变一些陋习和现象,其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垃圾收集点说到底就是方便村民放置垃圾和处理垃圾,减少对村庄环境的再次污染,从而更好地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垃圾收集点的建成,让垃圾“找准”自身位置,并准确自我“定位”,有的放矢地让垃圾“安家”,减少垃圾占用土地面积。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垃圾收集点的建成有利于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一方面,促进村民改革随意扔弃垃圾的陋习,达到崇尚卫生、健康的生活模式的目标。另一方面,则能够在村中形成讲卫生、爱生活的优良作风,人人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处理队伍中来,人人都愿意为垃圾收集做出一点贡献,农村新风尚新风气无疑值得期待。
垃圾收集点建设是民生工程,这些设施看似小巧、不显目,但是其大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渴望看到,在垃圾收集点逐渐全部完成时,垃圾处理各项硬件设施不断配套和完善,村民科学处理垃圾的意识和为垃圾处理付出实际行动的决心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给力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