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非遗”推动传统美食文化的保护开发

2013-12-11 10:42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水木

省政府日前公布了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湛江田艾制作技艺、遂溪制糖技艺、吴川月饼制作技艺这3个与湛江“食”文化有关的项目首次入选,实现了湛江美食文化申遗“零的突破”。(12月8日《湛江晚报》)

湛江已入选的3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这是一件令湛江人骄傲自豪的事情,可以极大地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的热情,加快对一些濒临灭绝或“熟视无睹”的历史悠久遗产的抢救开发步伐,在传承创新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彰显出新的社会价值。湛江的饮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传统美食小吃众多,制作方法技艺自有特色,不少是散落民间影响深远的“瑰宝”,此次成功打响美食文化省级申遗“第一枪”,有助于引起大家对申遗的重视,鼓励大家为美食文化出一份力,让湛江美食在更多人的品尝中得到更多认可,更好地造福湛江人民。

“中国月饼之乡”的吴川,制作月饼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吴川月饼畅销海内外,出现了一批名牌产品,吴川月饼制作技艺当选省级“非遗”,可谓实至名归,也是3个项目中开发保护得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创造的经济利益最大,地方受惠最多,厂家保护旧技艺探索新技艺的热情最高,这无论是对已“意外”入选的田艾还是未入选同样久负盛誉的湛江白切鸡等美食来说,都有着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对湛江人来说, 田艾是最普通最常见不过的食品,过年时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制作田艾、祭拜土地爷、互送亲友是湛江人的例行节目,已深深地铭刻在不少湛江人的脑海中,只是随着生活的好转,食品供应的充足,懒于动手制作程序繁琐的田艾的渐渐多了,渐行渐远逐渐成为城市记忆,只相对在农村乡镇地区还保留的较好,但仍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的饮食行为,大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推广力度不够。被国人视为“小菜一碟”难以比肩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韩国泡菜,却被韩国人做成了年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以上的大产业,并作为韩国的文化名片不余遗力地向全世界推广,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更是将韩国泡菜和泡菜文化对外输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湛江的田艾等传统美食,完全可以成为湛江的文化名片,从“乡野民间”飞向更多家庭的餐桌,所需要的,是一个城市的重视推广,是全市人民的守护宣扬,凝聚共识倾力将其打造为顺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产业。

申请省级“非遗”,是为了传统美食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是为了增添炫耀的资本,给予深入有效的推广开发,让其绽放更璀璨的光彩,不申过即算,不被时代发展洪流淹没,才是对老祖宗遗留的美食文化的最好保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