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博,字数只是140个,可谓“言轻”。然而,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市纪委的官方微博并没有因为“微不足道”就流于形式,反而充分发挥了微博轻便灵捷的特点,每天以短、平、快的方式,发布着湛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信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小刚强调,办好官方微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快速反应的反腐倡廉权威发布平台,传递和强化正能量。(《湛江日报》12月11日)
微博是个好东西,好在它脱离了普通舆论的假大空,在这个社交网络中构建一个新型活跃的公民社会,借助官方与民生中发生的热点事件,促进官民关系和谐融洽,逐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市官微以纪委为领头羊,在我市舆论环境中兴起并风华并茂,为避免舆论话语权被边缘化,在如此舆论环境下,官方机构危机感越来越强,纷纷加入微博的行列。
但是,入驻微博只是第一步,如何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权威发布互动平台,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网友可能对某个机构或者官员并没有仇恨、恶意,而是长期以来官民互不信任、公权力失信于民、贪污腐败等恶劣行为积累的不满和怨恨。政府的公权力丧失,需要体制中的利益既得者一点一滴地去修复。官微需要做好承受各种谩骂的心理准备,把一部分话语权让给民众,倾听各种声音,而不是高高在上,散播各种“官本位”的思想。
倾听和理解,是官微走进群众心声的一把开门钥匙,很多时候,民众的不满和痛骂只是一种求被关注、被倾听、被重视的情绪。很多官方微博,过去一旦有反对的评论声音,立即关闭评论,视若罔闻。如此做法,没有沟通交流,居高临下,违背了当初开微博的诺言,公信力消失殆尽,无法赢得信任,这种官微跟僵尸微博没什么区别。
市纪委的官微名字为“湛江清风竹影”,出自诗句:“竹影拂阶尘不起,清风穿池水无声”,当清风吹过,竹影婆娑,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想便会油然而生,清廉之法应运而生。网友都愿意关注有态度、有耐心的官微,市纪委官微起了一个好头,希望能持之以恒、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