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创举,大意义

2013-12-11 18:01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王撄宁

    看到湛江日报《淡水罗非海水养》的新闻,本人如获至宝: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上层建筑制定的政策符合实情,如何让基层工作得以有效执行?

    当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近海,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养罗非鱼的必要。但是,该报道有两大热点:一是创新,一是生态。淡水罗非海水养就是创新;消毒过滤循环利用就是生态经济。因而,它具备了普遍的参考意义。

    劳动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引入过滤海水,用自然贝壳类产品调节海水酸碱度,使罗非鱼能够在盐度为18-20度的海水下生存,并采用每亩投放1.3万尾鱼苗的高密度养殖,亩产可达5000多公斤。”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生活中不缺乏创新,而是缺乏发现创新的眼睛。从石器工具到铁制工具便是创新,从弯腰插秧到田头抛秧便是创新,从人力脱谷到机器播收便是创新……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因为得不到重视和普及才会被埋没。创新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劳动人民时刻站在实践的最前线,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生产劳动。因而,他们最了解生产的需求,他们的发明创造也最能体现生产的供给方向。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何开发普惠的创新产品服务于农村基层是我们农业现代化的一条出路。

    生态养殖是可持续发展之道。“为了保证水质,所有鱼塘的底部都挖了一个吸式排污道,既有排污作用又有净化效果;吸出来的废弃物并非直排入海,而是要经过消毒过滤池循环利用,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的基本标准。在环境与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生态经济是大势所趋。虽然生态养殖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小部分,但它有代表意义。不是每个地方都近海,但是其借鉴意义不容忽视:山上的可以发展以沼气为代表的生态果园,城市可以发展变植物垃圾为肥料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并不就是高新科技大公司,根植于生活的小小创举才是可持续的内在动力。

    生活的,才是大家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