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湛江日报》A4民生版《拆了捕鸟网 喜见鹭蹁跹》一文,为我们讲述了雷州开展保护候鸟专项行动后“让候鸟飞”的现象:餐桌上少了候鸟的影子,贩卖候鸟行为销声匿迹,这种保护候鸟立竿见影的效果无疑值得拍手称好。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严厉的执法行动里,在广大市民积极配合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候鸟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生态平衡之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这种思想和意识的进步,让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让候鸟飞将不再是梦。
欣喜之余,笔者也在反复思考,这样的效果能够持续坚持下去?又或者让候鸟飞不仅仅一次专项行动一次突击检查?毫无疑问,我们渴望看到的答案是急切的,是热烈的,因为我们多么希望“鹭翩跹”的景象能够随处可见、随时可观,而不是浮现在脑力里的美好记忆。让候鸟飞,这个“飞”可以“飞”过这个冬天,可以“飞”到一年半载,亦可以“飞”到更远、更长久。无论是站在感性还是站在理性的角度,让候鸟飞得更远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当前保护候鸟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收效,不仅沉重打击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同时为候鸟顺利过冬创造了安全的居住环境,类似做法和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和加以完善推广。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一方面要清楚明白这次专项行动所付出的努力,包括普通老百姓在内的所有爱鸟人士,他们在为保护候鸟的行动中给予了很多支持和为保护候鸟付诸行动。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这些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不仅在于短暂的让候鸟飞景象,更在于让候鸟飞成为常态,成为可持续的科学的景观。
这就要求,让候鸟飞不能单靠一次行动,建立长效保护候鸟机制才是硬道理。应该说,要减少甚至杜绝不法分子对候鸟的“觊觎”之心,要靠严格执法行动。事实证明,我市接连开展的针对保护候鸟的执法行动,成功拆解鸟网,抓获违法分子,让不法分子尝到了苦果,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让候鸟飞有了坚强的法律后盾力量。因此,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针对候鸟的违法行为,要坚持严厉防范和打击,持续深入地贯穿落实有关保护候鸟政策方针,对破坏生态平衡行为“零容忍”。与此同时,还需要以这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群众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普遍认知到保护候鸟其实也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通过举一反三,结合保护候鸟典型例子,警示人们,保护候鸟任重道远,让候鸟飞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