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遂溪市民而言,街道变干净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是他们今年最直接、最真实的一大感受。这得益于遂溪将城区保洁清扫工作外包,通过“环卫市场化”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环卫走市场让遂溪尝到了甜头,该县决定在乡镇基层推广“环卫外包”模式。(12月20日《湛江日报》)
面对“垃圾围城”难题,遂溪实施“环卫外包”的新模式,让市场之手接过“保洁”扫帚。遂溪这一“环卫市场化”的大胆探索,成效可谓立竿见影,较短时间内便在城区环卫工作中大获成功,创造了“遂溪效率”。与此相得益彰的是,“环卫外包”的新模式在草潭镇的实施同样获得显著的成效,一举破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围村”困局。这有力地验证了一个道理:新模式开辟新天地。“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有诗如是云,揭示的正是“创新”的奥妙。面对难题,倘若依然束缚于固有的思维桎梏,仍旧沿用常规的解决之道,那么便难以看到突破的“曙光”。此时,与其消极观望,得过且过;倒不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新模式,以真抓实干的闯劲大胆实施新模式。不在改革创新中奋进,便会在固步自封中落伍。从这层意义上看,遂溪实施“环卫外包”新模式是有益的改革创新之举,其成果最终惠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可谓是我市城乡清洁工程中的一个“亮点”。
“环卫外包”新模式的实施,固然值得肯定和赞赏。不过,依笔者之见,要让“环卫外包”新模式由“点”的成功扩展到“面”的成功,达到全面推广的预期目标和效果,还需注意两点:
首先,要争取广泛的民意支持。毋庸讳言,任务一种新模式的成功实施,都是基于广泛的民意支持。正是因为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遂溪的“环卫外包”新模式才得以顺利实施。如“环卫外包”的实际困难之一便是经费不足问题,而草潭镇通过“政府补贴,村民分摊”的筹措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让新模式顺利推广。就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努力争取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他们具有主人翁感。
其次,要制定长效的监管机制。“环卫外包”新模式实施了,已让人看到短期内的显著成效;但是又未免让人产生“能否确保长期的显著成效吗”的疑虑。的确,承包公司的服务会不会“缩水”?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会不会“打折扣”?值得时间检验。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监管问题。其关键在于要有长效的监管机制,不仅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要到位,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而且广大群众的监督要积极,善于提出整改意见,使新模式日臻完美。
新模式开辟新天地,新天地营造新气象,新气象带来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