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高档消费品内外价差难缩小 进口税负过高是主因

2013-12-24 11:3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谢玮

高档消费品境内外价差难缩小

商务部表态:推进优化税收结构、扩大免税店及离境购物退税试点

“别在国内买了,找人代购吧!便宜。”这看似简单的叮嘱背后,是我国“职业代购”这一新兴行业蓬勃发展的现实。由于珠宝、腕表及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在我国境内外存在较高价差,职业代购行业应运而生,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将有望达744亿元。

与之相应的,是近年来中国游客境外旅游“为购物而旅游”怪象的频频出现。中国游客强大的购买力引得外媒频频侧目,被称为“抢购奢侈品如同抢白菜”。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花费超过63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游客境外游消费的65%用于购物。

12月9日,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商务领域扩大消费工作答记者问,在谈到如何满足中国消费者高档品牌消费时,高虎城表示,建议进一步研究推进优化税收结构、扩大免税店及离境购物退税试点等政策措施,缩小境内外价差,吸引消费回流。

这些政策措施能否真正缩小境内外高档消费品牌价差,改善税款损失和消费外溢情况?

进口环节税负过高是主因

对于高档消费品境内外价差的争议并不新鲜。早在2011年3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这一价差,正是职业代购得以兴起的利润基础。一位专门从事法国奢侈品代购的卖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这样算了一笔账:“现在国内热捧的Dior菱格纹手镯,国内售价人民币8万多元,国外专柜卖7万多人民币,通过退税后我以6万余元购入,一般卖7万多元。”如此一来,利润率达20%。

业内普遍认为,进口环节税负过高是导致境内外高档消费品价差的主要原因。而该价差又进一步造成消费外溢和税款损失。有报道指出,根据《2012中国税务年鉴》,现行消费税涵盖了烟、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小汽车、高尔夫球和球具等14个税目。

某奢侈品代理集团珠宝市场部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内高档消费品定价过高,直接源于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导致的成本过高。

以珠宝、腕表单品为例,即使是渠道商以折扣价采购,加上30%的进口关税率、17%的增值税率以及企业20%的利润空间,综合售价与香港、巴黎等地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目前来看,单价在10万元以上甚至上百万元的产品,客户直接去香港和巴黎品牌专柜购买更为实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洪俊杰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高档消费品境内外价差确实存在,其成因较为复杂:其一,这的确与中国目前奢侈品的进口相关税较高有关。其二,这也是跨国公司针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动机所做的一种定价策略,当然,国外高端奢侈品企业之所以可以实施高价策略,也与我国鲜有本土高端品牌有关。其三,这种现象也与中国高端零售业中间环节较多、发展不完善有关。

而某法国著名奢侈品牌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针对国内顾客提出的有关价差的问题,“我们的官方回应是:现在国内外差价已经很小,我们建议您在本店购买,享受退换货服务。”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