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即将逝去,新的一年将肇始,机关单位总需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不足,部署来年要点,将工作继续下去。由此,便生发出各式举动:且看窗口部门的民意调查表、单位部门一把手“述廉述职”晒上网,领导马不停蹄走访代表委员……凡此举动,征求的是民众的意见,晒出的是自信,走访的是真情。确实,年终需总结,需勤下基层倾听,需走访问寒找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多问几个“某某,您怎么看?”。
“某某,您怎么看?”本源自网络流行语的变更,不过用在机关单位年终工作是最适合不过了。因为不管“某某”是谁,反正不是“元芳”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由身份、职业、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组成,他们是机关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机关单位工作直接受益的一份子。机关单位征求他们“您怎么看?”,他们是最愿意回答的,答案也是机关单位最希望获取或者是最直接的工作信息。但是,询问“您怎么看?”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让人受不了,也不能事先提点暗示,想什么就要什么,更不能“暗箱操作”,私自筛选对像问,来一个“暗度陈仓”。
如此,“某某”就可能变成某或己,“您怎么看?”就会异化为“我怎么看你就怎么看”,看的结果自然而然是机关单位中意的,或者是经过裁剪、雕塑、加工后的半成品或成品。这些半成品或成品,虽然拿得出手,晃得人眼迷糊,账面漂漂亮亮,表面风风光光,但成绩“晒”出去,糊弄不了群众的眼睛,贬低不了公众的智慧,最重要的还是机关单位挖不出病症,改不了陋习,查不出遗漏,工作上不了台阶。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机关单位作为群众的部门,机关干部作为群众的一员,机关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多问几个“某某,您怎么看?”本应成为其工作常态。
那么,机关单位怎样问?笔者认为,首先要广开言路,让想说话的人说,有意见的人讲,有诉求的人伸,在你面前讲,在网上微博说,在信上明,在电话里道,反正是能说得了话,扣不上帽子,受不到打压。其次要讲求方式,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既要上传也要下达,既要嘘寒也要问暖,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一句话,就是方式灵活可行。再次是不分对象,要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上级领导,也要问工人、农民、职工等一线群众,做到接“天线”也接“地气”。最后是求真求实,“拍砖”要听,“恶语”也要面对,善言要进,假话也要甄别,“盘景”要栽,“真经”也要取,文件里听汇报,脚丫子也要“河边走”。总之,问的言路越宽、方式越新、对象越广、工作越务实,问的结果就越接近真实、反映民声,越能查漏补缺、“忙羊补牢”,促进机关工作更上一层,使群众满意、高兴、赞许、认可。
期待年终“某某,您怎么看?”掀起一股机关务实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