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禁烟需要更多榜样

2014-01-05 17:1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去年12月16日,本报以“黄外村民集体戒烟”为题报道该村创建全国首个“无烟村”,销毁水烟筒400多根,“烟民”在戒烟签名会上签名立誓。村里还特别制定了奖罚措施:对偷吸复吸者,发现一次就罚在村场搞卫生一天;一年没有复吸的,年终给予奖励。27日,本报二版追踪报道了该村三名村民偷吸香烟被罚打扫村场。今年1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官方微博不约而同将湛江麻章区黄外村创建全国首个“无烟村”的新闻放上头条。(1月3日《湛江日报》)

    黄外村民集体戒烟,创建全国首个“无烟村”,擦亮了湛江名片,引发众多媒体关注,赢得社会好评如潮。身为湛江人,笔者不禁为黄外村感到自豪。无疑,在禁烟方面,黄外村不仅在全国农村中竖起了一面旗帜,也在全社会中树立了好榜样,给公共场所禁烟提供了鲜活经验。禁烟实践告诉我们,公共场所禁烟是难度很大的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还任重而道远。在笔者看来,禁烟需要更多榜样——不仅需要更多像黄外村这样的集体好榜样,也需要更多个人树立好榜样。例如,教师,医生和公务员当做好表率,在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中主动作为。教师身为青少年言行的向导,应把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作为自觉行动,引导青少年远离烟草。可以想见,如果教师轻易在青少年面前“吞云吐雾”,就容易给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身为医生,他们对吸烟的危害,比一般人知之更多。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不吸烟,以便在公众面前树立健康的形象,应是医务人员的“分内事”。身为公务员,他们更应知道禁烟的的意义的积极意义。因此,公务员确有责任率先垂范,为树立新的社会风尚,改善生存环境作出表率。

    可以说,黄外村民集体戒烟,创建全国首个“无烟村”,是我市禁烟工作的成功尝试。但愿我市各地都能因地制宜,借鉴黄外村成功经验,培育更多禁烟的好榜样;而我们公职人员中的烟民,也应与时俱进,争当禁烟好榜样。当禁烟的榜样越来越多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更强大的内在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