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误读”出的“深刻教训”?

2014-01-07 09:35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立民

    西安有关部门沉默了许久许久,元月5日,终于开口了:媒体关于“380亿元重建、再造阿房宫”的报道纯属“误读”,目前西安没有任何重建阿房宫的计划,也没有一家企业投资类似的项目。去掉“人文旅游产业基地”、“计划累积投资”等绕口令,说通俗点的“人话”即:打造“新阿房宫”云云不过是个距离阿房宫遗址公园不远的地产项目,取“阿房宫”。

    那么,近两个月,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在学习的“中办转发的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陕西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是怎么回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380亿打造“新阿房宫”引舆论质疑》一文上的重要批示精神” (1月5日人民网)又是怎么回事呢?

    而且,元月6日,凤凰卫视继续播出“习近平叫停陕西380亿新建阿房宫项目”的节目,其评论员作为焦点进行了解读。“封建奢靡”的责任难道真的是“莫须有”?

    如果真的是“误读”,咱们“正读”过来就是,理直气壮地说“重建或复建国家级大遗址的说法有悖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声明“误读”严重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声誉岂不理直气壮?因为没有任何人“重建”过阿房宫!

    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记者最近问起“380亿再建阿房宫”后续,西安市官员说起来心有余悸:“方案调整很大,项目名字都要换掉,教训深刻”。既然是人家“误读”了咱,“项目大调整”干什么?教训何在?难道在于“保护国家级大遗址”?如果没有记者错,今年6月份,是西安沣东新城公布了“380亿打造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的消息,媒体才大踏步跟进。如今变成了“只是准备建设一个以文物遗址保护为目的的阿房宫遗址公园,同时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引入了一家开发商造房子”,外宣误差如此之大,是没有把受众放在眼里,还是指责领导“偏听误读”?至少,重大决策上闭门造车是明摆着的吧;媒体应对迟钝、说话自相矛盾而引发舆论围观是无法辞其咎的吧。

    或曰西安方面一定会后悔缺了一点点“政治智慧”,他们可以解释说,“我们是准备花很少的钱,建一个以秦亡警示文化、秦文明反思文化为内涵的大型历史遗址公园”。这下与总书记的警惕“封建奢靡”的批示不就合上拍了。可惜,“380亿”又是自己说过的,全部归罪于“地产商奢靡”说得过去吗?

    因为“误读”而“方案调整很大”以至于“项目名字都要换掉”,这“卑微到泥土里”的谦逊从何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