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市委十届第59次常委(扩大)会议审议了“广州湾大道”建设方案,市委书记刘小华要求,规划部门要继续修改、论证、完善项目设计方案,要充分征求市民和网友意见,并向市民公示,力争建成老百姓拍手称快的项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一条市政规划路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足以说明此市政规划路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市委在重大市政项目建设的决策中,注意倾听各方意见,力求最佳效果的科学严谨工作方法。受此鼓舞,笔者也想说说对“广州湾大道”建设的意见,意为抛砖引玉。
按照相关部门的最新推荐方案,“广州湾大道”近期实施南段道路规划红线是28米宽,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根据“广州湾大道”的功能作用和建成后的实际需要来看,双向四车道的设计显然过于保守。但如果增加车道设计,28米宽的道路规划红线又难以满足正常的设计需要,而28米宽的道路规划红线可能是参照现有规划范围现有条件确定。因此,笔者建议最好能扩宽道路规划红线至36米,设计为双向八车道,靠海一侧人行道安排为6米,另一侧人行道暂定为2米。如果扩宽道路规划红线至36米难以实现,在保持28米宽的道路规划红线的基础上,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靠海一侧人行道安排为5米,另一侧人行道暂为2米。两侧人行道不对等宽主要是考虑规划范围现有条件,优先完成靠海一侧道路的基本架构,另一侧道路架构采用逐步完善的措施。如此出发点是打破常规设计习惯,因地制宜为前提,确保道路建设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靠海一侧人行道的设计也要打破常规,不必安排种植路树,最大限度使观海视野和海滨特色更为突出。如果需要方便行人和游客遮荫避暑,可考虑建若干绿篱长廊来代替路树。还有就是如果“广州湾大道”的道路规划红线没有实质性的扩宽,建议按南、中、北三段分别称之为“广州湾南路”、 “广州湾中路”和“广州湾北路”。
打通连接赤坎至霞山的沿海湾岸线通道是湛江规划界和广大市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广州湾大道”的决定使湛江规划界和广大市民多年来的这个愿望即将变为现实,意义非凡。但在愿望即将变为现实的关键时刻,切忌急功近利,要杜绝一切可能会造成湛江海湾景观留下不必要的遗憾。笔者认为:相关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紧记刘小华书记的要求,把“广州湾大道”力争建成老百姓拍手称快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