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从校园”开心农场“说起

2014-01-09 16:15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在徐闻县下桥中学校园的一角,有一片面积3亩多的“开心农场”。在这里,同学们认真耕耘,把种好的蔬菜送给老师们分享,还能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和快乐。据了解,为培养同学们热爱劳动和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两年前,该校决定组织开展独特的第三课堂活动,将校园一角的3.2亩空地划出来作为学生实践基地,每个班将分得的地用来种植蔬菜,基地成了一片“开心农场”。每到实践课活动,班主任就带领同学们来这里耕种。(1月9日《湛江日报》)

    可以说,校园“开心农场”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产物。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耕耘校园“开心农场”这种实践课活动告诉我们,多让学生接地气,利于他们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和快乐,获得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由此及彼,笔者不禁想到了国外一些中小学生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有报道说,美国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往往是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垃圾等,以便让学生熟悉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韩国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通常是由学校组织旅游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坚韧”的民族气质;日本中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常常是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生参观博览会,参加发明创造比赛,参加各种由学生俱乐部举行的活动,到海边和山间“合宿”,以培养团队合作观念。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放下沉重的课业“包袱”,多接触社会,多动脑子,利于培养他们优良品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而我们身边中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往往难尽人意。典型的例子是,本该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的寒暑假,却被种种培训班所占领,不是写作文或日记,就是做数学题、记英语单词……如此这般,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就少了。

    应该说,让学生耕耘校园“开心农场”,是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朴素形式。让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还要做更多。寒假又快到了,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创造更多条件,鼓励学生多接地气,在生活的大熔炉中锻炼自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