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大有作为

2014-01-09 22:54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豆海湛

一场特殊的考试昨日在湛江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霞山培训部举行。85名来自东海岛、麻章区太平镇和雷州市等地农村的农民,参加了当天在该部举行的初级维修电工和电焊工职业资格证考试。拿到职业资格证后,他们将被推荐到湛江或珠三角等地的企业就业。(1月9日《湛江日报》)

天下有没有免费午餐?有。对于我市的农民朋友而言,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所提供的“职业培训”就是一份丰盛的免费午餐。其不仅品种多,有50多种培训科目;而且全部免费。实质上,职业培训就是给农民带来福音的惠民工程,就是农民再就业的“孵化器”。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而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却很大。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而他们也有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期望,也想获得更优的就业岗位,找到更好的出路。面对这种供求矛盾的就业市场现状,职业培训显然应时而生,为化解矛盾做出奉献,达到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皆受益的“双赢”效果。尤其由于职业培训的公益性,为经济拮据的农民们在苦寻出路的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使他们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遇。所以,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对此种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是甘愿一辈子当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农民工”,还是积极主动地通过职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呢?想必不少农民会选择后者。虽然学习并掌握一技之长的过程比较辛苦,但是这必将为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增加了有力的“筹码”。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用人单位格外需要拥有技术特长的工人,并且这种类型工人的待遇较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也警示着我们,只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不落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动。因此,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和进取心,不能“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地麻木过日子了;而应积极行动起来,利用职业培训的契机提升自然,掌握技能,实现价值。

“有志者,事竞成”,成功的果实属于那些勤于耕耘的人,美丽的梦想属于那些勇于拼搏的人。笔者有理由相信,那些勤于耕耘、勇于拼搏的人定能大有作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