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妈”国际化
在传统社会认知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大妈”的代名词,可2013年以来,她们开始“杀入”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因抄底黄金震惊华尔街。
最先流传的是一个微博段子:“说到今年的金融大鳄,多了一个‘中国大妈’。经过一年的酝酿造势,华尔街大鳄们出手做空黄金,金价大跌。不料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瞬间出手1000多亿元人民币,300吨黄金被大妈一扫而光。华尔街投多少大妈们买多少,在这场对赌中,高盛率先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完胜!”
段子透出的信息量其实挺大——
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一次暴跌,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随后,来自各方的抢购黄金消息,打破了供需平衡。
业内预测,10天内以“大妈”为首的中国内地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
300吨黄金是什么概念?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832.18吨,其中黄金首饰与金条消费占了“大头”,分别为502.75吨和239.98吨。也就是说,中国大妈在短短10天内就抢购了去年4个多月时间里国内卖出的黄金量。
随后的“五一”小长假,有关中国抢金风潮震动华尔街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由于中国大妈全力加盟,像买白菜一样论公斤入手,竟然让国际金价起死回生。
《华尔街日报》也对此发表报道称,国际金价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以至于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在其网站的视频报道中,《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妈绝对是黄金抢购潮中的主角,她们很久没有见到金价如此低,对她们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大妈发力的何止黄金,还有比特币和海外房。
报道称,韩国济州岛近来预售屋热销,其中99%是中国大陆民众买的,其中频现中国大妈的身影。有大陆旅行社专门开辟济州岛看房旅游线,报名的都是中国大妈。此外,2013年首季,中国人新购买的韩国土地多达40公顷,同期欧洲人买了14公顷,美国人买了9公顷。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货币——比特币交易市场。数据显示,近来总交易额大于人民币1000万元的贵宾用户中,有40%为女性。
比特币交易平台从业者表示:“常会听到客服人员一接电话就亲昵地称呼‘李姐’、‘王姐’,都是中国大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