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国大妈成名之路:在纽约跳广场舞 在韩国炒房

2014-01-10 09:54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何海清
 
2013年6月23日,广州金交会上,中国大妈们在广东黄金展位内疯狂抢购黄金白银。

    被贴上负面标签

    “Dama”上牛津,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契机,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或对中国人形象有所损害。

    的确,在西方的解读中,“dama”更多被赋予了一哄而上、保守贪婪、世俗盲目的负面信息。

    有文章指出, 2003年,非典肆虐,关于白醋能抗非典病毒的流言四处传播,白醋被抢购一空。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导致了中国国内的抢盐风潮。然后是2013年春天的抢金潮。

    这些“抢”都与“中国大妈”有关,“抢”也成了人们眼中“中国大妈”的最大特点,她们奋不顾身地去占有,似乎没有考虑过其占有的是否已远远超出她们所需要的——不管这些,先抢到手再说!

    就连不少专家也纷纷站出来表示,中国大妈对金融风险的掌握能力普遍不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也不够。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大妈未来遇到的金融风险要远远大于现在。

    专家说,投资光靠“狠”不行,中国大妈有空还是要多学习点专业知识,提升自己投资水平。

    而在投资领域之外,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也已经惊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去年8月,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一处公园排练时,遭到附近居民多次报警,前来的警员将领队铐起来并开出了传票,警方的控罪理由是:“在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声。”

    一时间,人们又对跳广场舞的大妈群起而攻之。在武汉,粪便从天而降;在北京,有人因闻舞崩溃朝天鸣猎枪,甚至放出藏獒驱赶大妈。广州、上海等地更出台了相关控制噪音的法律条例,旨在针对噪音扰民现象,禁止或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喧闹的健身娱乐活动。

    就连英国著名的颇为高端的《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都发了一篇名为《拯救中国跳舞大妈》的报道,从武汉、重庆到合肥,广场跳舞大妈与周边居民冲突的国内新闻已经传至国际。

    文章称,大量的人,尤其是大龄女性,在城市公共场所跳舞越来越常见。早上跟傍晚,她们开着扬声器,在公园里或者广场上练习跳舞,谈天说地,也带点炫耀的成分。在这被称作“guangchangwu(广场舞)”的活动中,情歌跟西洋风格的歌曲最受欢迎。其中,凤凰传奇的歌曲是广场舞爱好者的最爱。

    不经意中,“大妈们”活跃在了各式各样的负面报道中,以负面形象意外走出国门的她们被贴上了爱占小便宜、缺乏公德等标签,“大妈”成了广受诟病之词。

1234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