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市举行市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正式拉开整治市区交通顽疾的帷幕。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治理交通顽疾无非就是两条,一是人的交通意识;二是交通设施。现阶段除了加大力度,重拳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还要完善规范相关道路通行功能和交通设施,做到双管齐下。
笔者在赤坎世贸大厦路段曾看到如此情景,一位市民骑电动车驶入快车道被交警截停,交警问他为何不按道行驶。这位市民却激动地说,不是不想按道行驶,而是慢车道不好走。听到这位市民如此说法,交警也显得无可奈何。因为,市民所指的慢车道一半被划作停车位,剩余一半既走电动车又走摩托车,既是慢车道又是人行道,从商场出来的行人不时穿疏在慢车道上,完全不顾及来往通行的电动车和摩托车。当然,慢车道不好走绝对不是电动车和摩托车开进快车道的理由。但可以成为一个借口。既然是借口,交警要进行处罚也略显不近人情。久而久之,习惯就成了自然,一般有停车位的慢车道,电动车和摩托车驶进快车道就演变成理所当然的了。
城市道路有路宽条件的一般分为快车道、慢车道和人行道,没有路宽条件的,机动车走中间,依次是非机动车和行人;且右行为顺,左行为逆,各行其道,这就是交通规则。因此,如果人为改变了道路现状条件,各行其道就变成一句空话,正常的交通秩序自然也就得不到保障。据此,笔者建议全部撤消目前在道路范围设置的临时停车位,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功能和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各行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