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场大火敲响古建筑保护警钟

2014-01-16 10:27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木栝

    2014年1月11日,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火灾烧毁房屋242栋,总受灾户数335户,同时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文化艺术品被烧毁,经济损失逾1亿元人民币,文化损失无法估计。(2014年1月11日《新华网》)

    古建筑被大火烧出的文物保护教训,时有发生。湖南通道县著名的原生态侗族村寨大火,70余栋房屋被烧毁,当时这些古建筑群正在准备申遗。有着600年历史的贵州省铜仁川主宫被大火毁于一旦,该古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还不到一年。事实证明,无论是从湖南侗寨到云南丽江古城,再到重庆风雨廊桥,脆弱的古建筑频频遭遇灾祸摧残,消防难题几乎是共同的。

    古城和古建筑是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中的一颗明珠,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城和古建筑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同时也留下了保护的重任。云南香格里拉这座拥有1300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曾经是茶马古道进藏的第一站,可谓当地的经典旅游品牌,虽然不断被游客吐槽曝光当地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或欺诈辱骂游客的丑闻,但总体上并不影响游客对这一景点浏览目的的选择,可见其在游客心中的地位。古城,莫名其妙的一夜之间象阿房宫一样被付之一炬,火烧连营,三分之二的古城成了灰烬,又岂止是可惜。这把火,让我们看到了文物保护的漏洞。整座独克宗古城里只有一个消防蓄水池,蓄水池里只有800立方水,高压水枪十几分钟就喷完了,出现了“眼看火小了,消防车却没水了”的消防困境。不禁一问:这是一个“神马”消防系统呢?古城消防系统简单脆弱得不堪一击。

    在游人如织、商业浪潮席卷的背后,一些古城和古建筑陷入“重开发轻保护”的尴尬境地,各类隐患日渐增加。这场大火,毫无疑问绝不是象当地有关部门轻描淡写的那样,这只是一场天灾,大火的背后更多的是人祸,是人为的疏忽,甚至是失职渎职,当今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成了几乎所有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重要手段,拥有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这样的经典旅游文化景点,更是巨大的财源,但显然有关部门只顾着埋头数钱了,对存在的灭顶之灾却视而不见。

    显然,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旅游开发中有效地保护古城和古建筑,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之间取得平衡。新时期,保护好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建筑的原始风貌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功在千秋、福泽万代的伟业,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所剩不多的古城和古建筑,让悲剧不再重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