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达2.09万元,新农保为859.15元,两者养老金水平相差24倍之多,而这也成为阻碍城镇化进展的关键因素。(新华网)
“长期以来,我们对城镇化问题的讨论,并没有真正触及问题的要害,真正的问题是社会保障相对滞后。”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第五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发表的言论。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农村人口在医疗和社会养老上都有一定的保证。但是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社会保障依然存在着项目不全、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流动到城市,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繁荣昌盛,视野宽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留在城市。但是二者之间的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以养老保险为例,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720元,而城镇及其他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为每年1200元,前者仅及后者的60%。同时,城市靠离退休金的占2/3,而农村只有4.6%。
我国的各项改革现在已步入深水区。随着政企养老制度并轨,延迟退休等养老政策的出台,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城乡养老水平扩大的差距也在发展。这会影响社会公平,扩大贫富差距,让农村人口在城市中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加。所以缩小城乡养老水平差距是养老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与我们提倡的公平正义也是相符的。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好办法不会从天而降,困难不会自动消失,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提供攻坚克难的动力。习近平主席也提到,改革要“蹄急而步稳”。所以要逐步缩小城乡养老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