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关键
通过上述两轮收购,摩托罗拉与IBM给联想集团带来的“全球签证”,前者对联想手机而言,后者对联想服务器而言,就像2004年收购IBM PCD之后,IBM成为联想PC的“欧美签证”。
杨元庆表示,摩托罗拉在全球赢得了大量主流运营商的青睐和长期合作,在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摩托罗拉与包括Verizon、AT&T、Sprint、T-Mobile、U.S.Cellular,以及O2和沃达丰在内的顶级运营商都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借助收购摩托罗拉,也能够快速建立与顶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这种优势将为其Lenovo品牌的智能手机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带来便利。
在服务器行业,IBM除了有X86服务器系列产品外,还依托Power System产品线(这一部分业务将继续保留),IBM面对客户有稳定性高的口碑。
“全球签证”与“全球市场”之间却有遥远距离,联想如何跨越?
联想的能力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成本控制能力,也就是柳传志常讲的“毛巾拧水”;二是对客户的理解与服务能力;三是卓越的运营能力。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能力,比如IBM,其能力在于技术与对科技潮流的引领。因此,联想主营业务是在成熟产品领域的成功,而IBM则是以技术创新主导的产品领域获得成功。
联想最初学习惠普的分销模式,消化吸收后成为大联想营销生态,后来被杨元庆总结为“关系型+交易业务模式”。联想在中国PC市场的成功,是这一模式的中国实践;收购IBM的PC业务后获得全球PC桂冠,是这一模式的全球实践。
成本、运营与服务靠的是什么?靠是执行力。执行力正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有联想前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联想集团副总裁向杨元庆汇报时,年初订计划的时候额头冒汗,年终做总结时双腿打颤。作为联想集团的高管,既要有雄心,有一个打动领袖的目标,又要在年终超额完成任务,避免末位淘汰。
当年联想集团并购IBM的时候,包括柳传志在内的联想高管对于联想集团并购IBM业务的前景颇为犹疑:蛇吞象,能否吞得下去?联想收购IBM PCD之后为何成功,将全球签证变成全球市场?归根结底就是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