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一大片的甘蔗林里,长出一大片嫩绿绿的玉米苗子,甘蔗长势好,玉米亦争春。这是笔者3月6日在徐闻县下桥镇路边看到的景象。园主吴大妈指着身后的40来亩地告诉笔者,甘蔗园里种玉米,一年为她省下了40000元左右的租地钱,而种玉米赚的钱还没算在内。
徐闻是个农业县,上世纪九十年末,省委省政府的改水治旱政策,让徐闻农业突飞猛进,广袤的红土地红肥绿瘦,徐闻农民从土地里收获了财富,建起了香蕉楼、菠萝楼和瓜菜楼,改变了以前的落后面貌。
发展的农业让徐闻农民早早就“泳”入市场的大海,成为市场的弄潮儿,新一代徐闻农民的脑子里都装着一把算盘,庄稼地里看市场,哪个挣钱种哪个,怎么挣钱怎么种,已不是以前关在家里自给自足的傻冒形象。
甘蔗的种植周期近一年,徐闻的蔗农不像以前把甘蔗种下就盘腿坐在家里等收获,却打起了心里的小算盘,在甘蔗园里种起了玉米,当地称为间种。3月6日,笔者下乡下桥镇时,就看到了甘蔗林里长玉米的“奇观”。此时的甘蔗没膝盖高,而与其相邻的玉米不甘落后,与甘蔗媲美争春光。园主吴大妈告诉笔者,再施两次肥,玉米就可收摘上市了。原来,玉米种植周期不足三个月,同一块地里种植两造玉米后,甘蔗还没收获呢。
甘蔗地里做文章,效益大着呢!精明的吴大妈跟笔者算起了经济帐:现在租地贵,好一点的地一亩一年要1000元左右,现在她有40多亩的甘蔗园,利用甘蔗园种植玉米,一年就省下了40000元左右的租地钱,加上种植玉米的收成,就赚多了。
其实像吴大妈这样的如意算盘在徐闻可多了,笔者驱车走在徐闻的红土地上,甘蔗地里种玉米的现象相当的普遍。
徐闻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反映,“间种”这种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在徐闻推广,比如香蕉园里种植玉米啊等等就已经很普遍。他还介绍,如此种植可让土地效益最大化。
记者了解到,由于甘蔗生长周期较长,玉米的较短,附近不少的村民就采用了间种的方式,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上了甘蔗和玉米。正在施肥的吴婆婆告诉记者,只要再施两次肥,玉米就可以摘收,而甘蔗则还要再等好几个月才能收获。
【采访农户吴婆婆(同期声):记者:“现在是第几次施肥?”吴婆婆:“第二次。”记者:“大概还要是几次肥?”吴婆婆:“还要两次。”记者:“现在玉米长势这么好,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摘收?”吴婆婆:“(农历)三月份。”】
吴婆婆还告诉记者,这片40多亩的土地主要是种植甘蔗,但如果在重新承包一片这样的土地,每年需要近5万元,采取间种的方式,可以省去了这笔钱,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
近日,记者一行走访下桥镇发现,道路旁的一处甘蔗园里,长出了玉米苗子。甘蔗、玉米生机勃勃,长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