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台风前的“暖心拉锯战”

2025-09-24 18:43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记者张永幸 图/记者张锋锋

“不去不去,哪里都不去,我在这里很安全!”9月24日下午3时许,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一家小院里,梁凤林对着上门的干部连连摆手。

院外的大风裹着雨丝斜砸在墙上,院角的番荔枝被吹得枝叶乱颤,这个临海低洼处的小村已提前感受到台风的逼近,伴随的大潮可能引发海水倒灌,当地干部从清晨便分组行动,挨家挨户敲开村民家门,排查转移低洼地带群众,梁凤林和丈夫余乃标的家正是其中一户。

七八个身着雨衣雨裤、脚蹬水鞋的干部们挤在不大的屋里,雨衣上的水珠顺着裤脚滴在水泥地上,尽管闷热得汗流浃背,他们还是围在梁凤林身边反复劝说:“大妈,这次台风很大,潮水会很高,不是担心屋子倒,是水一淹进来,轮椅根本没法挪,您和余大爷想走都走不了,安全成大问题啊!”

可梁凤林始终不肯松口——丈夫余乃标因腿疾常年坐着轮椅,转移时上下车、过马路都得有人搭把手,她既担心途中磕着碰着,更放心不下屋里的家当,还有院里养的走地鸡。

“要不我们去酒店?去安置点?或者去其他方便的地方?”干部们轮流劝说,从台风的路径走向、可能造成的积水深度,说到安置点里专门预留的无障碍房间,连热水、三餐的供应都一一讲清。

见梁凤林仍不为所动,一名干部索性走到床边,和她并排坐下,指着手机里的防汛预警信息说:“您看,这是刚收到的通知,今晚潮水高,咱村这一片很可能淹。您放心,我们安排的酒店离这很近,余大爷的轮椅进出,我们安排人跟着,路上扶着、到了帮着收拾,一切都会安排好!”

从清晨到午后,干部们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劝说就没停过。“你们这些同志太用心了,还帮我家乃标穿衣服!”看着年轻干部蹲在轮椅旁帮余乃标套上厚外套,又掖好领口的扣子,梁凤林眼眶泛红,态度渐渐松动。“哎呀,这么多干部冒着雨跑过来劝,比自家孩子还上心,搞得我都很难做了!一定配合,要不然妨碍大家工作也不好。”

她转头拍了拍余乃标的手背,劝道:“孩子他们劝我们,我们没听,现在干部们这么上心,咱们不能添乱,跟着走!”

下午3时26分,一辆公务皮卡车早已候在小院门外,干部们有的撑着大伞护住两人头顶,有的扶着梁凤林的胳膊慢慢走,有的稳稳推着余乃标的轮椅到车门前,搀扶他上车缓缓坐定。

“儿子前几天打电话反复劝我们转移,我们觉得住了一辈子的房子结实,都不肯,现在终于被你们说服了!跟着你们走就行了。”梁凤林坐在车上感慨道。

待梁凤林和余乃标乘车前往安置酒店后,干部们又折返回小院,忙着帮老两口做好防台风措施:找来了两根粗木梁交叉着牢牢拴紧大门,又挨个检查窗户,把松动的窗钩拧紧。

收拾完屋内,他们又把小院里散落的农具挪到屋檐下,然后轻轻关上小院大门,拉了拉门闩确认牢固,才放心离开,转身踩着积水,匆匆赶往下一户需要转移的村民家。

在庵里村,这样的场景不是个例。从当天早上6时许开始,多名干部分成几个小组,拿着村民名单挨家排查,遇到没人在家的就反复打电话,碰到不愿转移的就耐心劝说,生怕漏下一户一人。

截至下午2时许,该村所有低洼地带的87名群众已全部安全转移至安里小学安置点,而余乃标和梁凤林的顺利转移,为这场与台风赛跑的“拉锯战”,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

从坚决拒转到安心上车,变的是老两口的态度,不变的是基层干部“把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初心,和那份“多跑一趟、多劝一句、多帮一把”的执着。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郑时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市民采购物资忙  商超市场备货充足
  • 全市27933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 城综部门全面加固行道树 筑牢防台风安全线
  • 做好防御工作确保师生平安校园稳定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