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和美国之间反复权衡之后,阿里巴巴上市的最终地点终于揭开谜底。阿里巴巴官方昨日宣布,已启动公司上市事宜,首次公开募股地点(IPO)确定为美国。
据了解,由于赴美上市门槛较低,允许AB股权让创始人掌握公司决策权,中国的科技公司大多选择赴美上市。但2011年的“支付宝事件”使阿里巴巴在美国市场经历了严重的信誉打击,而港交所对于股权制度的限制又令其难以接受,阿里因此陷入两难境地。
业内分析称,由于和雅虎回购协议的限制,阿里不得不最终选择今年赴美上市。
最快或本周递交招股书
阿里集团官方声明称,“阿里巴巴今天决定启动在美国的上市事宜,以使公司更加透明、国际化,进一步实现阿里巴巴的长期愿景和理想。”声明还提到,如果未来条件允许,阿里巴巴将积极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阿里在声明中并未透露上市具体地点和递交招股书的具体时间,同时称新闻稿内容不是用于在美国进行证券发行的要约。业内人士分析,阿里的招股说明书最快将于本周递交。
从阿里巴巴B2B业务2012年私有化退市后,阿里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便受到外界瞩目。根据阿里与雅虎敲定的股份回购协议,其只有在2015年底前上市,才能继续回购雅虎所持股权。于是,该时间点被认为是阿里上市的“大限”。
上市资产或无阿里小微
去年7月,阿里集团CEO陆兆禧首次谈及IPO计划,表示集团希望将最赚钱、最有潜力的业务放在上市公司里面,但不包括阿里小微金融,以及菜鸟网络。
陆兆禧称,香港和纽约都是公司上市的合适地点。外界普遍认为,在香港上市会是阿里的首选,因为阿里巴巴(B2B)曾在港上市,且对业务和客户有所帮助。
不过,赴港上市却“卡”在了“合伙人制度”上面。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的上市规则不支持“双重股制”做法,阿里提出实施合伙人制度的“创新”上市建议也不被采纳。
而该制度对于阿里非常关键,马云及管理团队需要以此防止控制权旁落。
雅虎披露的财报显示,阿里集团2013年Q3的营收为17.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7.92亿美元。超过腾讯同期的净利润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