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敌人斗智斗勇
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李家祥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与敌人斗智斗勇。例如,把情报藏在帽子、雨伞、皮鞋、牙膏、烟丝盒、皮箱夹层等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有时还用秘写方法把情报藏在报纸书籍里等等。而枪支弹药等大件物品就颇费思量了,当时李家祥想出了一个绝招,即将农村的普通粪桶改装成双层粪桶,把枪支拆卸为零件装进粪桶的夹层运送。解放战争时期,湛江地下党通过打进国民党军队内部人员购买的大量枪支弹药,大部分是交通员放进这种特制的粪桶里,大摇大摆地从国民党兵营中挑出来的。1946年冬,李家祥接到上级急购一批手榴弹运送到录塘村的紧急任务。时间紧迫,用粪桶挑这个方法不仅目标大且时间长,显然不行。李家祥与在汽车公司工作的地下党员林石(后任中共湛江市工委委员)商量后,决定冒险用汽车来装运。是日,机智勇敢的李家祥和林石驾驶着汽车,神情坦然地来到国民党设在赤坎附近一个戒备森严的军火库门口,通过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人员,顺利进入敌人军火库内部,当着敌人卫兵的面,不慌不忙地把10多箱手榴弹装上了汽车。出了军火库的门口,便直奔西营(今霞山)方向。快到南桥时,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在此设卡的国民党兵持枪窜到桥中间,要求汽车停下接受检查。在这紧急关头,林石问怎么办?李家祥果断地说:冲过去!林石猛地一踩油门,以90公里的时速冲向桥头,怕死的敌人慌忙闪开,还来不及看清楚车上的情况,汽车已经冲过了关卡。待敌人清醒过来,也只能对着汽车扬起的灰尘乱放一轮空枪。直至把这批手榴弹送到录塘村,这时李家祥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李家祥长年战斗在敌人眼皮下,日子久了,赤坎区的群众都知道共产党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交通”。侵占广州湾的日、伪军特务机关也风闻其人并多次追捕他,但李家祥总象泥鳅一样,每次都能从敌人的手指缝间游走。有人说他有一双“飞毛腿”,能日行几百里;又有人说他会“隐身术”,无论敌人跟踪得多紧,他都会在眨眼间杳然消失。由此“神勇交通员”名声远播。有一次,李家祥到赤坎国民党保十团取子弹,回到民主大道时,突然发现有特务跟踪。李家祥沉着应付,他机智地穿过市场,转入九二一路,往鸡岭方向奔去,而狡猾的敌人却还是紧紧跟随。李家祥心想老是这样兜圈子不是办法,他灵机一动,又拐回大德路,向文章村方向走去。当走到一处拐角时,李家祥悄悄地打开手中的雨伞遮住自己上身,倚靠在墙边,静候特务。特务不知是计,急匆匆从拐角处跟过来,李家祥瞅准时机,狠狠地向特务下阴部踢去。特务痛得倒在地下,待他喘过气来,李家祥早就没了踪影。
解放后,李家祥先后担任湛江市米山乡乡长、高雷地区雷北农场主任、高雷地区合作总社运输科科长、廉江县供销总社副主任、湛江地区水产局副科长、廉江县副县长、廉江供销总社主任、廉江县财贸办副主任、廉江县粮食局局长。李家祥在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了贡献,但从不居功自傲,而是清廉自律,忠于职守。1982年10月,李家祥离休。他离休后继续热心为党的工作发挥余热,直至1995年12月3日因病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