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赣州市改善民生汇聚幸福正能量纪实

2014-05-08 10: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张江华 谢若闲

    幸福指数标注民生成效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注解,在赣南60多万户居住在土坯房里的农户看来,有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为赣州市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该市着力抓好农村土坯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和返迁房建设,全市69.5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今年将基本完成改造,截至目前,已有180多万农民告别了“上雨旁风、无所盖障、春漏冬寒”的生存状态,圆了新房梦。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区人民真切地体会到,生在“共和国摇篮”,有着更多的骄傲与喜悦。

    “再也不用喝黄泥水!”“再也不用挑水喝。”如今,走进赣南农村,不时能听到这样的话语。“自来水这事,真办到我们心坎上了。”瑞金市光辉村村民杨水发生高兴地说,“以前,井水浑浊,喝着都牙碜,这样的水,我们祖祖辈辈不知喝了多少年。如今村里装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放心水。”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扶持补助力度,优先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惠民工程,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难、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24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新改造完成农村公路4100公里,3.7万多名烈士子女享受定期生活补助,完成农村低电压改造35万户。通过扎实推进罗霄山(赣州)片区扶贫攻坚,2012年以来,赣州市共实现移民搬迁4.97万人。近三年,赣州市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84万套,基本建成6.29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84万户,实现人均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和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注重整村推进扶贫与村庄整治、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撬动社会各界巨量资金投入,实施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全市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39.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3台“巨无霸”岸桥抵湛  湛江港冲刺300万标箱时代
  • 2025年全国尾波滑水(冲浪)锦标赛暨全国滑水青少年U系列赛在特呈岛开幕
  •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赛点举办赛前公开课
  • 读者交流会解锁文化新体验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