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均薪酬涨7.43%
穿着精致的服饰,从容地穿梭于高大上的写字楼里,是不是很酷?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份体面的工作。
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毕业生人数上升至727万人,比整个香港的人口还要多出6%。
从毕业人数来看,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但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虽然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但大学生就业压力却不升反降,就业压力感受平均数回落到相当于2012年的水平。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期望值有关,合理的期望会降低压力感。2014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跌至4年来的最低点,与2011年相比低了近2000元。
可供毕业生们欣慰的是,从上市公司整体情况来看,人均薪酬依然在逐年上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将国内经济从衰落的边缘拉了回来。此后两年,上市公司人均薪酬涨幅均在7%~7.5%之间,受惠于“四万亿”计划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行业在薪酬上也展现出优势,人均薪酬仅次于金融行业之后。2011年,薪酬涨幅一下扩大到了接近16%。2012年,欧债危机恶化,全球经济复苏道路坎坷,国内GDP增速下滑至7.7%,这是2000年以来首次“破8”。同年,上市公司人均薪酬随行就市,涨幅回落至6.32%。
2013年的薪酬水平略有回升,达7.43%。在我们统计的所有上市公司中,有76.5%的公司薪酬同比提高,有23.5%的公司出现下降。
考虑到中国经济整体增速开始放缓并面临结构转型,预计人均薪酬整体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较小,但不同行业间会有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