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预付款究竟有多大?周黑鸭方面则没有进一步回答。而周黑鸭总裁杜汉武曾在某次大会上,大谈周黑鸭的营销精髓是“花很少的钱,做很多的事”。
目前,周黑鸭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向外界透露任何律师函的内容,也拒绝透露与《变4》国内合作方瑞格传播的合同内容,郝立晓表示:“双方对违约有风险条款的约定,瑞格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周黑鸭的这一轮上诉,许多业内人士都评价其“炒作”痕迹过浓。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这轮《变4》的营销盛宴中,周黑鸭的确是花了最少的钱,却让自身品牌与好莱坞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也与其总裁杜汉武的营销价值观同出一辙。
按照杜汉武的解释,周黑鸭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04年左右,当时年销售1000万元,在消费者眼里是餐桌食品;第二阶段是在2009年,年销售1亿元,定位为零食;2014年,定位为“一只会娱乐的鸭子”,主要消费场所是KTV和夜店。
但郝立晓并不认同“炒作”的说法:“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两个概念,品牌营销有多重维度,我们追求是顾客心中的美誉度。顾客带着好奇心进了影院,但没看到《变4》中的周黑鸭,从而引发吐槽,这让消费者的情感很受伤。”
不过,真正“受伤”的或许是收到律师函的瑞格传播,该公司董事长赫连剑茹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我们是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好莱坞相关项目,客户按照影片呈现的结果付费,不存在退不退钱的问题。”
控诉只为借势营销?
7月7日,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集团也同样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声讨《变4》违约,没有将“中国武隆”字样在影片中进行露出,其斥资600万植入费却换来“有实无名”,因此宣布将在近期向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变4》上映之前,北京盘古氏公司投资有限公司就在北京召开说明会,状告影片合作方,并致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暂缓或停止该电影的上映。
这一系列“控诉”让外界对于电影广告植入的风险充满了担忧和质疑。“电影植入的确存在失败的风险,比如客户公司提出的要求不是很契合电影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又或者是电影剪辑存在的不可控因素,比如拍完后发现时长有三四个小时,剪片时候就势必牺牲掉一批植入广告。”对于植入风险,世纪鲲鹏总经理杨宗灵并不避讳。
正因为如此,目前片方与广告主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细化的计费模式,双方的合同中对于品牌露出的时长、角度、光线、台词、音乐等等都具有十分全面的约定,一旦片方无法兑现承诺,则会按照最终呈现结果进行退款。
“不存在需要起诉的理由,一切都可以照章办事,片方或中间商会主动把钱退给广告主,起诉根本不能获得额外的利益,这背后的动机依然是希望借《变4》的余温再进行一次借势营销罢了。” 杨宗灵表示。
据悉,在6月22日《变形金刚4》发布会导演迈克尔贝回应了与盘古氏公司矛盾的一天后,派拉蒙影业便与盘古氏公司召开发布会握手言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