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保育,推动社会关注
老街调研行动,是由湛江往事书吧发起的本土文化保育活动,从2013年7月始至今已经进行到了第三期。一年过去了,第三期口述史调研行动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从3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经过4个月的储备,这支队伍已可以整装待发。
招募湾友、收集归档2012年至今的相关新闻资料、寻找广州湾亲历者、青岛考察、搜集史料、规范管理制度等等一系列工作有条有理地开展下来,直到形成迄今规模最大的湾友队伍。
对此,调研活动总负责人吴子祺颇有感慨:“这是一项孤独但又伟大的工作,你干着干着便会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做了,我们虽然在与时间赛跑,但也跑不过老人去世的速度。”他所说的工作并非是真的糊口职业工作。
对于此次调研,吴子祺说:“我们会以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为原则,希望在大量基础调研工作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关注,并能够与街区居民和政府共同参与,文化保育和历史街区项目便能真正结合,让历史街区以‘活的历史’方式继续传承。”
承接历史,老街区如何活化
古建筑看起来古朴漂亮,老房舍走起来满是怀旧的古老味,但是这样的居住环境往往不得人意,这些特色明显、保护价值较高,或在广州湾时期甚至更早建造起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法式风格建筑或有面临着紧急“拆迁”的紧箍咒。相比于坑坑洼洼、光线不足的老式房子,人们更倾向于新房子、平坦大道。如何解决老街区活化与居民生活现实问题呢?怎样在保护本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用口述传承或其他的方式推进原汁原味的项目建设呢?
为此,调研行动在原有的采访组、现状分析组、资料组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建筑组。五邑大学建筑专业梁峰是湾友之一,他说,在全面理解历史街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对个体的建筑结构进行剖析研究,可参考日本白川乡、澳大利亚淘金区的项目,在尊重原有建筑含义以及满足家乡人对古街区怀旧的基础上进行华丽的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