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震后首批无人机影像公布:堰塞湖水位上涨近30米(组图)

2014-08-06 10:1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作者:冯海群

航拍的牛栏江堰塞湖。新华社发(闵忠摄)

影像图

    8月5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利用4日获取的无人机影像,制作完成云南鲁甸地震震后首批高分辨率影像图,图上可清晰判读出房屋损毁、道路受阻、山体塌方、水位上涨及堰塞湖等情况。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将首批影像数据提供给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办、水利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用于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抢险救灾、灾情评估、灾害分析等的急需。

    据悉,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发生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遣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4个无人机组前往灾区,并于8月3日晚抵达灾区。在克服震后降雨等不利因素后,于8月4日13时至15时,经过长达两小时的飞行,获取灾区30平方公里的0.2米高分辨率影像,拍摄影像417幅,重点拍摄区域为已形成堰塞湖的牛栏江红石岩村段。 经初步解译并综合其他信息判断,目前山体滑坡严重,堰塞湖水位上涨已近30米,水面面积已为正常水位的3倍。此外,红石岩村段的道路损毁达数十处,房屋损毁严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技术人员连续作业,紧急对接收到的无人机所获取的影像进行数据解译分析,并制作受灾地区灾后影像图及三维动态视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www.sbsm.gov.cn)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震前高清影像图、行政区划图和赶制出的震后高清影像图,并提供下载,供社会公众了解灾情使用。

    目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在灾区组织多架无人机、测绘应急监测车等装备紧张工作,力争获取更多震后影像数据,结合已有灾区震前基础测绘成果,快速对灾区进行灾害遥感解译和评估,获得灾害位置、类型、规模和分布特征等信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