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走进石角革命交通站旧址

2014-09-07 11:36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吴梦楚

温汤革命交通站旧址。

    日前,石角镇内的温汤革命交通站旧址和竹寨革命交通站旧址,被廉江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成为该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此举在我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显得尤为有意义。

    两个革命交通站在当年是如何开展革命工作的?昨天,记者来到石角镇竹寨村和温汤村,走访了当地的村民,跟随他们的记忆,一起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那段烽烟战火的岁月。

    镇东寺: 抗日受伤战士疗伤地

    镇东寺位于石角镇竹寨村水口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绕山朝,该寺始建于明代1640年,寺内分上、中、下三座相连,中座前后均有两个小天井,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寺内有观音三宝、关羽等历史人物神像。

    走进石角镇竹寨村,村干部罗雄文和一班村民在镇东寺外面的一片树林下的空地上等候我们多时。1935年出生的村民罗富文是镇东寺负责人,多年来一直负责管理该寺,见证了当年革命人士出生入死的经历。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涂沙、叶复群、黄庆源、袁达雄、刘付日、涂华禄、涂仕旺等革命人士在镇东寺内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并于1943年建立了地下革命交通站。

    1945年1月,南路抗日将领张炎带领部队曾在此住宿办公、疗伤,得到了村民的拥护、支持和照顾。徐沙、黄庆元等革命人士组织发动周边群众参军,罗增彬、罗增树等20名青年村民参加革命队伍,其中,罗广发、罗成文等两人壮烈牺牲。而当年村民捐款捐物一力支援前方部队,为抗日、解放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村干部罗雄文告诉记者,镇东寺与周边下陂万、野鸭塘、丹兜、中间村等50多条村庄邻近。该寺对面南边离800米处有一个仙人洞,距寺北边有石角镇通往禾寮镇的交通道路经过,附近有三合竹寨温泉。该寺周边有农田1000多亩,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周边还有竹寨小学、野鸭塘小学、丹兜小学、三合小学等四所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 科技点亮校园!岭南师范学院科技教育帮扶活动首站走进麻章二小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3米板决赛  33岁“湛将”何超夺得铜牌
  • 202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落幕  “湛将”李政寰助力中国队夺得混合团体金牌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