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厉行法治的航标 依法治国的宣言

2014-10-30 10:20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宿堂、霍小光、华春雨、罗宇凡、邹伟

    清晰的蓝图 有力的引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旗帜鲜明回答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廓清了前进道路上的思想迷雾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路错了,提什么要求和举措都没有意义。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党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明确回答:

    新中国成立65年,改革开放36年,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一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这是一条既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又借鉴国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正确之路,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使全会决定三大板块、七个部分形成有机整体。

    围绕红线,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路径,澄清了社会上一些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愈发清晰——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顺序展开,在逻辑层面环环相扣,形成了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

    改革是法治的推进器。

    翻开全会决定,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力透纸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如大鹏之两翼,如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正本清源——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系、利益所系”。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全会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理直气壮作出了回答。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全新命题首次提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涵清晰、要求明确。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一字之变,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意味着,不仅要制定出法律,更要实施法律、遵守法律、落实法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政治保证、体制机制、工作布局和努力方向。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范畴,表明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成熟而深刻的把握,树立起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盛会落幕 梦想续航
  • 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首批选手到湛
  • 市工商联开展湛江青年企业家培训为民营经济注入青春动能
  • 百名选手乘风破浪展风采
  • 麻章区政通东路告别“断头路”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