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遂溪有条“香芋村”

2014-12-28 15:3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苏碧银 莫松萌 叶碧波 图/李忠

村民在香芋种植田里除草。

    在遂溪县黄略镇,有一条香芋种植专业村——庞村坎村,这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香芋,成为遂溪香芋主要产地之一。芋头,对庞村坎村村民来说,以前只是解决温饱的粗粮,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村里的产业,带村民致富。上个月,庞村坎村村民又开始了新一年的香芋种植,买种、下种、浇灌、施肥,全村人围着600多亩香芋田忙活得热火朝天。

    百年种芋历史

    近日,记者随着村民吕俊走进香芋地,香芋绿苗在湿润的土地上长得格外脆嫩。庞村坎村的农土是粘质土,并且农田三面都有泉眼,泉水汇聚流入田间,方便村民灌溉农作物,这样湿润的沃土正是适合香芋茁壮成长的温床。

    记者了解到,庞村坎村仅有200多户人,总人口不到1000人,主要经济来源于香芋、水稻和甘蔗种植。庞村坎村种的香芋品种是福建香芋,芋种从福建引进。该村种植香芋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香芋种植经验。

    吕俊今年40来岁,从他有记忆开始,家里人每年都种香芋。他的祖辈种的是潮州香芋,潮州香芋部分较糯,而福建香芋具有香、粉、滑、嫩的独特风味,更受消费者喜爱,从吕俊这代人开始,便一直种植福建品种。

    在香芋田间,村民王伯正在除草,他望着家里的两亩香芋嫩苗,脸上写满了对生活的希望。王伯说,辛苦几个月,等到明年芋香溢满整个村庄时,大家都高兴了。

    种芋带村民致富

    百年以前,庞村坎村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要经济收入,农民收入渠道较为单一,增收路子不多。吕俊的祖辈发现水田的土质也适合种香芋,便开始尝试种香芋。这一种,便延续至今,成为养活一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早种芋头,晚种水稻。”吕俊介绍,香芋田的土壤既适合种香芋,又适合种水稻。香芋一般是农历九月下种,次年农历五月收成。收完香芋,接着就可以种水稻了。去年,庞村坎村的香芋产量为5000多斤/亩,当时价格约4元/斤,收入1000多万元,每户年收入几万元。

    吕俊告诉记者,村里设立经济合作社,负责香芋种植前买种子,种植时提供技术指导,到收成时,把村里的香芋收集起来,等收购商前来购买。经济合作社解决香芋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问题,解除芋农后顾之忧。

    庞村坎村香芋的主要销售地是湛江地区,部分销往珠三角、广西南宁等地。目前,销路依然是村民面临的最大困难。湛江地区的市场还没完全打开,市场难以消化大量的香芋,经济合作社正在想办法打开销路。

    带动副食品加工业发展

    香芋种植还带来了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腌制芋荚。人们常吃的是芋头,然而芋荚也可以腌制成开胃小菜。吕俊介绍,把芋荚的外皮剥开、切断、加盐腌制,大概十来天就可以制成,工序简易。而芋荚的吃法也简单,加点花生油和少量水,煮熟后拌点盐,就是一道美味的白粥配菜。

    芋荚腌好后,村民拿到北桥、南华、工农等市场批发销售。吕俊告诉记者,湛江市场的腌制芋荚几乎都来自于庞村坎村。去年,村里的腌制芋荚收入共40多万元。村民王姨说,腌制芋荚成本低,加工程序简易。去年单卖芋荚,她就赚了一万多元。村干部王华祥告诉记者,经济合作社正打算为庞村坎村的腌制芋荚注册商标,将其推向更大的市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