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刷新“湛江速度”

2015-01-27 16:2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卓朝兴 通讯员陈慧芬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市委全会获悉,湛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9项,全面完成纳入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相关工作。

成效:市场主体明显增加 创业带动明显增强

1月26日,记者从湛江市工商局了解到:2012年下半年,省把湛江列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市”。我市抢抓这一难得机遇,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粤东西北地区中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商事制度改革的新路,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中,湛江市场主体明显增加,两年来我市新增市场主体6.3万户,目前市场主体达20.3万户。特别是2013年市场主体增速高达5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二,粤东西北第一。

而且,创业带动明显增强,两年来我市新增私营企业8605户,个体工商户5.28万户,两项增量占市场主体增量的97.4%;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增加31.94万人,累计达50.33万人。湛江营商环境也明显优化,我市全力改善政务、诚信、治安和交通四大环境,降低企业营商成本,吸引多元投资,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020.8亿元,增36.2%。

探索:走出商事制度改革新路

据介绍,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湛江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我市坚持先行先试与全面推进有机结合。湛江不是省的“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市”,但我市坚持先行一步,大胆试验。2013年10月我市出台了湛江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及系列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推出工商登记“两个一”服务:一是登记事项一个窗口许可,将原分散的工商登记事项全部集中到一个窗口受理、审批,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企业登记注册一体化,全市任一工商登记窗口均可受理全市范围内企业登记申请,实现“就近受理、远程核准”,打破企业登记注册区域壁垒,企业办照更加方便快捷。在改革实践中,曾两小时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办结注册资本变更手续,1小时办结光大银行湛江分行设立登记,不断刷新“湛江速度”。

我市坚持“先照后证”改革与精简行政审批有机结合。推行工商登记从“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改革,大幅精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108项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只保留13项前置审批登记事项,前置审批事项压减近九成,最大限度放开一般生产经营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办照难”问题。我市还全面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坚持政府“主动瘦身、自我削权”,先后调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282项;简化工商注册程序,登记事项由原来12项减少到8项,营业执照由15种减少到1种,各类法律文书表格减少三分之二。并且,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健全网上办事大厅,市直55个部门101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省网上办事大厅湛江分厅,31个部门实行网上受理、审批和办结;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推行电话、手机、微信、微博办理。通过改革,市场主体排队办照不超过5分钟,等候不超过1小时,名称预先核准当场办结,执照1个工作日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

我市还坚持宽进与严管有机结合。在推进“宽进”措施落地方面,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施“住改商”、“一址多照”,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并逐步建立“严管”机制,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行政审批信息管理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坚持“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和行业监管有机结合原则,落实后续监管部门职责,出台湛江市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管理规定,建立经营场所分类管理、部门协作机制。健全“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开通“黑名单查询系统”和“信用湛江网”,完善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推行年度报告和即时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