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2025-09-15 09:5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肖汉宁

早晨,学生们坐上了通往学校的“点对点”定制公交专线。

9月开学季,湛江市第七小学门口,蓝白新能源客车停靠专用站点,学生有序下车,安全员细心叮嘱;家长陈女士感慨:“以前送孩子堵半小时,现在公交直抵校门,省心又安全。”(据《湛江日报》)

校园公交专线破解“接送难”的民生痛点。学校门口,曾是不少城市的“堵点重灾区”:私家车扎堆停靠、电动车穿梭抢道,家长耗时长、学生不安全,交通拥堵还波及周边居民出行。湛江的破题思路,是用“定制化公交”替代“分散式接送”,把分散的学生出行需求整合起来,通过专用线路、固定站点、定时发车,让公交直接“对接”校门。这种“点对点”的服务,既免去家长早晚奔波之苦,也减少私家车占道造成的交通拥堵,一举破解“学生上学难、家长接送累、城市交通堵”的连锁难题。可以说,这改变的不仅是通勤时间,更是家长们从“焦虑”到“安心”的心态转变。

另一方面,校园公交专线是对“绿色出行”理念的培育与引导。当下,不少家庭习惯用私家车接送孩子,既增加交通压力,也不利于环保习惯的养成。而校园公交专线的推广,不仅通过集中出行减少碳排放,更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上了一堂“绿色生活”启蒙课——当孩子们习惯乘坐公交上学,不仅能学会遵守秩序、与人相处,更能从小树立“低碳出行”的意识。这种理念的传递,比单纯的口号宣传更有感染力,能逐步形成绿色出行的良性循环,为城市交通减排贡献力量。

侧面去讲,专线的“扩容提质”背后,是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力与精准施策。校园公交不是简单的“加车增线”,而是公交集团与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系统工程:既需要主动对接学校摸查需求,根据学生分布、上下学时间设计线路,避免“线路绕远、站点不便”的问题;又要考虑选用新能源客车、配备专职安全员,从车辆安全到人员管理形成闭环。这种“按需定制”的服务模式,跳出传统公交“固定线路、固定班次”的局限,把公共服务的“供给侧”与群众需求的“需求侧”精准对接。如此一来,让不同片区、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的便利。

公共服务聚焦群众最迫切的“小需求”,同样能做出“大文章”。湛江的实践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正如有关负责人所说“专线不是‘一开通就完事’,要持续优化服务”,针对部分偏远社区的线路覆盖不足、极端天气下的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等情况,都可以作为优化方向,从而让这条“暖心桥”越架越宽,让这样的“小切口”服务更值得期待。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 湛江00后“老将”出征全国技能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