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甜蜜事业出路何在?

2015-01-31 10: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欧丹丹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湛江的甘蔗种植面积为200多万亩,其中农垦占约40万亩,除了农垦5万亩是机械化收割,其余都是人工收割。由于近年糖价波动大、人工费用飙升、工人奇缺,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大受打击。调查发现,不少蔗农开始放弃种植甘蔗,改种其他农作物。

瓶颈:砍价高企 工人缺乏

砍价高企、工人缺乏是制约甘蔗业发展的老问题,多年来困扰蔗农。

“糖价好与不好的年份,工价都是高企的,我们种甘蔗不是为赚几个钱,是不想让地空着!再这么下去,我们村很多人都不愿意种蔗了。”徐闻县龙塘镇蔗农陈大年说。记者走访获悉,今年榨季糖价收购价是360--370元/吨,人工砍价120元/吨(不含装运费),按照每亩5吨产量算,扣除土地租金、肥料等,蔗农利润几乎为零。

“特别是现在临近春节,外地工人都准备回家过年,留下来的又得按加班费提价。”遂溪县蔗农李浩说。

对策:甘蔗机械化收割

29日,记者在广西扶绥县金光农场,现场观摩了广东某民企研发的4GZ--91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现场作业情况。国家工信部科技司专家认为该项目是农机工业领域首例重大装备突破。

一台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量最高达80吨,一次性完成切割、杂质分离、装车等联合作业。湛江农垦生产技术处骆争明说,前些年他们购买了9台进口甘蔗收割机,由于本地地块小等原因,这些进口的机器作业效果不理想,加上每台耗费数百万元,很难在种植户中推广。因此,国内的甘蔗收割机在设备研制上更适合我国甘蔗种植条件,且价格只是进口的1/3。

“目前全国甘蔗机收率仅为0.07%,机械化率低已成为我国蔗糖生产的主要制约瓶颈。推广甘蔗机收,实际上就是增收。”国家甘蔗产业联盟理事长彭康益说。

如何走机械化收割之路?

甘蔗机械化生产,机械化收割是趋势,但如何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建议,支持农机合作社,让他们有买机和用机的积极性;给糖厂一定的鼓励,把他们吸收到机收队伍来;支持种甘蔗的新型经营主体,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