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从农家小丫到“正印花旦”

2015-02-12 17:4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吴文静

名家指点精益求精

薛丽清扮相俏丽、唱腔婉转、吐字清晰、表演细腻、能文能武。当年她加盟广州花都粤剧团后,一直是剧团的台柱,曾在《武则天》、《貂蝉怨》、《昭君出塞》等剧目中担任主角,在业内颇有名气。

但薛丽清仍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她拜湛江艺术学校的谢启霖为师,学习唱腔和乐理知识,逐步改正了方言口音以及运气等方面的不足。广东省曲协优秀会员吴国平还根据薛丽清的声线特点,特意为她改编了多部作品。这次,薛丽清在“紫荆花奖”总决赛上所唱的《武则天》,就是出自吴国平之手。

2007年,薛丽清参加了广东省第四届“四洲杯”粤港澳粤曲演唱大赛,得到了时任评委红线女的指点,并表扬她在粤曲表演方面很有潜质。

名师的肯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成为薛丽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动力。她在吸收前辈技腔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声线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

为家乡曲艺奉献力量

多年的从艺生涯,薛丽清获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由于父亲身体状况不太好,孝顺的薛丽清退出了广州花都粤剧团,回到湛江定居。但是,薛丽清从未离开过自己热爱的舞台。

在2014年底举行的湛江市首届“紫荆花奖”戏剧曲艺大赛总决赛上,薛丽清唱做俱佳的子喉独唱《武则天》技惊四座,以其宽广的音域,高亢激扬、气势如虹的腔调,传神演绎了一代女皇的风范,搏得现场评委和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现在,薛丽清成为赤坎曲协的一名优秀会员,并逐步从演员转型为幕后工作者。但她说,自己不会从此离开舞台,她希望借这段时间沉淀下来,同时提高个人唱腔等各方面的能力。薛丽清有自己坚守的原因,她说,“作为南粤曲艺重镇,湛江本地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也培养了一大批喜爱粤曲的发烧友,这是特别难得的。为了薪火相传,湛江粤曲艺术传承和发展还得靠我们这些新人来勇挑重担。”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激动!自豪!众多“湛将”现场见证全运会开幕式
  • 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全运会图鉴》 “跳水之乡”湛江靓爆镜
  • 盛会启幕,体育之光耀湾区
  • 墨韵传馨
  • 聚焦吴川特色水果产业培育 助农增收
  • 活力满港城 激情迎盛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