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椹川大道中22号门口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部分隔离带已不知去向。记者 郎树臣 摄
低矮护栏有利又有弊
3月12日下午,记者走访发现,经过“白改黑”改造的港城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部分绿化带改造成低矮护栏,拓宽了道路,隔离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对交通顺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投入使用仅数月,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在椹川大道东菊苗场十字路口的矮护栏旁,曾目睹“3·10”车祸的一名市民表示,因为该护栏离十字路口不远,三车道突变两车道,很多司机会不适应。据了解,此处已发生过两三次车辆撞护栏的交通事故。

3月12日,海滨大道北与体育南路交会处,从赤坎往霞山方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隔离带的提示桩已不见踪影。
在椹川大道尖嘴岭公交站附近,同样有一排低矮护栏,据知情人透露,这里1月中旬曾发生一起车辆撞护栏事故,幸好车上的人员并无大碍。
记者从网友提供的事故现场照片看到,一辆出租车“撞栏”后翻了个底朝天。
记者随后走访海滨大道、人民大道等路段发现,很多低矮护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一些反光警示桩,被撞得面目全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