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海滨大道北与体育南路交会处,从赤坎往下山方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隔离带的提示桩已不见踪影。记者 郎树臣 摄
城市交通护栏,不仅是对道路的简单隔离,更关键的目的在于对人流、车流明示与传递城市交通信息,建立一种交通规则。
常走南闯北的某公司业务经理林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在别的城市早就有了。建设低矮护栏有诸多好处,比如改造后的护栏占地面积小,有效地腾出了道路空间。
对此,的士司机曹先生表示认同。“除非是超速行驾或违规超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撞上护栏的。”曹先生强调说。

3月12日,椹川大道与体育南路交会处霞山往赤坎方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间隔离带的提示桩已不见踪影,石头的隔离带也有明显被撞过的痕迹。记者 郎树臣 摄
但同为的士司机的李先生就提出自己的质疑,他认为低矮护栏在确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突出的一点就是低矮的护栏容易被司机疏忽,特别是晚上光线不好,车辆很容易“中招”。“要消除这一隐患,可以在护栏内壁上粘上反光标识,或是安插高一点的警示桩,这样,汽车大灯一照,立刻就能看清隔离带,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李先生建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