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溪县遂城镇桃溪村有一位92岁老兵叫陈迪清,年轻时曾被迫加入国民党当警察兵,后他揭竿而起加入共产党游击队,归属粤桂边纵队五团一营二连,为守护当地老百姓参与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赢得村民们拥戴。近日,记者采访了陈迪清老人,回忆当年,炮弹横飞、火光四射的场面在他口中说出却是轻描淡写,平和从容的心态或许是老人长寿的秘诀。
忆当年
敌人来袭他从容面对
1949年,20多岁的陈迪清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当年国民党到村子里拉壮丁,不想外出的陈迪清已到了适征年龄,只好求情留在镇里当一个警察兵。“当时是被逼上梁上,没办法啊?”陈迪清回忆时称。
几个月后,他发现国民党内官兵喜欢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不想再与之同流合污,故递上请假条欲辞警察兵,不料没有得到批准。陈迪清只好忍辱负重再谋他算。1949年5月6日,陈迪清与有着同样想法的官兵打算揭竿起义,最后只有他一个人行动。
加入游击队后,陈迪清换上绿军装,在山地上参加轻机枪射击手的选拔,并获得第一名。当上轻机枪手不久,他便与国民党兵在岭北附近来了一场遭遇战。“那时刚煮好饭,一枚炮弹落在旁边‘轰’地一声炸开,所有的人员都警觉起来,不敢吃饭了,只有我一个人还端着碗慢慢吃。”陈迪清笑着说,他加入游击队后早已将生死抛诸脑后。
当时国民党官兵伪装成老百姓迷惑游击队,为了摸清敌情,不误伤百姓,陈迪清大胆提议:“让我走过去听听他们讲什么话?”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征得同意后,陈迪清从容地走到歇脚的“老百姓”旁边,听出了这帮人的口音不是当地的老百姓。陈迪清小心翼翼地退了回去,组织大家开始射击。国民党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老来乐
保持好习惯定时三餐早睡早起
陈迪清晚年仍保持勤劳的习惯。农忙时节,他帮着做些晒稻谷、收拾晒场等力所能及的事。平时在家他也闲不住,打扫卫生,洗刷餐具,很少有停歇的时候。劳动能活动筋骨,老人尽管已经92岁高龄,但身无大疾,而且精神矍铄,手足灵活,生活能够自理。“即使偶患感冒,也是吃点药很快就康复了。”老人的儿子陈华江说。
“父亲清心寡欲,对人和蔼可亲,他常教导我们心态平和是长寿最大的秘诀。”陈华江说,如今老人依然保持在部队的作风,早睡早起,每天起来都会锻炼身体。老人每天定时三顿,早上吃馒头包子,中午、晚上都是吃些青菜、豆腐、鱼肉等易嚼易消化的食物,而饭后经常在村子周围散步。
陈华江说,别看老人家年岁已高,但身体硬朗,让他走几公里到县城气都不会喘一下。陈华江说,老人爱好很简单,眼睛好的时候每天会看看报纸,十分关心时政。“老人最开心的是有人来听他讲自己以前的老故事,我小时候经常听他讲,你不打断,他说三天三夜都不会停下来。”陈华江说。

长寿经
一口活泉眼陪伴数十载
村中有一口天然的泉眼——桃柳泉,它陪伴了陈迪清老人走过了数十个年头。老人经常去那挑水煮饭,常喝天然的矿泉水这也是长寿的原因之一。
记者观察到,桃柳泉形状极像葫芦,上方窄,有“葫芦口”,中间两边凹陷,至下部则呈宽圆形,宛若“葫芦底”。据悉,从“葫芦口”至“葫芦底”直线距离有十多米长,整个水域面积约为60多平方米,水深常年保持0.8米左右。
桃溪村村干部陈正华告诉记者,桃柳泉的泉眼就处于“葫芦口”的位置。村里在泉眼建了一个游泳场。建成之初,便用一块大石头压住泉眼,以防小孩子在池中游泳时破坏了泉眼。尽管有大石压着,但仍可见汩汩泉水从石头底下缝隙渗出。泉水清澈见底,鹅卵石铺满池底,清晰可数。捧一把泉水洗洗脸洗洗手,清凉清凉的,尝一口,水质清爽甘甜。泳池中央横卧一块大石头,细看之下,就像一头大青牛侧卧在泉水中,惬意地泡澡,可除去一天的劳累。
桃柳泉因为泉水冬暖夏凉,水质清纯,洗衣泡澡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午是村妇们来洗衣服,下午至晚上就成了热闹的泳池。每当傍晚时分,桃溪村和邻村的小孩子们都来泳池游泳玩耍。冬天的时候,泉眼流出的水还冒着热腾腾的水蒸气。村民还告诉记者,这天然泉水还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常来泡泉,不但皮肤光滑,还不易生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