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遂溪县黄略镇,保洁工人将镇区生活垃圾清理转运。吴智恒 摄
农村垃圾难处理,是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面对近年来垃圾“围村”的困局,遂溪县在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一直在寻求长效的解决对策。
继2011年成为我市首个将城区环卫服务外包的县区后,昨日,遂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各镇村全面启动环卫外包工作,将辖区内10多个镇的垃圾收运、转运业务外包,以破解“垃圾围村”困局。
清运难致收集点成“垃圾山”
县城整洁干净,部分农村却是垃圾“围村”。这是记者日前在遂溪采访时所看到的景象。行经村道旁,不时可见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弃置于路旁。
尽管近年来遂溪不断完善环卫基础配套设施,2013年还实现了“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村建一个垃圾收集点、一镇建一个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目标,但“垃圾围村”的困局仍然存在。
“破解垃圾围村,关键是做好镇村的垃圾清运工作。”遂溪县住建局副局长舒驱一语中的。他指出,农村保洁工作,与各村经济条件有关。村集体收入影响其环卫投入,一些村缺乏资金,导致保洁人员数量不够、设备不足,即使建成了垃圾收集点,也无法准时清运。
受限于此,遂溪部分村庄积存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无奈之下,只能采取焚烧等方法处理,这也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政府购买服务破解垃圾“围村”
事实上,早在2011年底,遂溪就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县城环卫服务外包。几年运作取得的实际效果,让当地政府尝到了环卫走市场的“甜头”:政府投入取得了实效,县城的环境卫生状况根本好转,居民的认可度大幅提高。
随着近年来垃圾“围村”问题日趋严重,遂溪县再次将目光瞄准“市场化”。经过近八个月的筹备,今年,遂溪再度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粤西地区率先试水镇村环卫外包,将全县2072个自然村、4144个清运点的垃圾收运、转运作业进行外包。经招投标等流程后,有承包遂溪县城环卫作业经验的广州一家公司最终中标。
根据双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从今年4月1日起,该公司正式负责遂溪所有村的垃圾收运及镇区压缩站垃圾转运,确保每个村的垃圾,两天转运一次;同时,向外发包的业务,还包括了对镇区15座压缩站的管理等,第一年总承包费用为2000多万元。
为做好遂溪镇村垃圾收转运工作,该公司目前已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20台勾臂式垃圾车、28个移动式压缩箱以及100多台小型垃圾清运车辆。同时,从春节前开始,公司就陆续投入了一批钩机、铲车等设备,到各镇村开展前期工作,帮助当地清运多年来积存的垃圾。
“腾出手”专注管理考核工作
“通过启动镇村一级的环卫外包工作,能改变过去‘投入大、效果小’的问题,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舒驱说。
他告诉记者,外包更多是利用了企业的专业优势,有助于提升地方环卫服务工作水平。“企业在业务方面的实操经验更丰富,专业化水平更高。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在运作中也更灵活,在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方面优势明显。”
与此同时,对于政府职能部门,外包则意味着今后能更专注开展管理考核等工作。
“外包并非说镇村和职能部门对环卫工作放手不管。对镇村而言,虽然垃圾转运业务向外发包,但其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清扫保洁等业务;对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外包后工作重心将更多放在考核层面。”舒驱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考核工作,目前遂溪县住建局正加快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清扫、转运考核工作方案,并尝试在方案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镇区清扫保洁费用进行补助。同时,根据当地环卫工作的需要,各级职能部门也正加紧动工建设环卫配套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