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陈家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这一喜讯迅速在该村传播开来。这块“国字号”也成为周边村民的谈资。
面对荣誉,村干部陈春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出门见法、抬头学法、民主管理、依法治村。
陈家村如何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如何推进民主管理、依法治村?13日,记者来到该村一探究竟。
法制宣传标语随处见
13日下午,记者来到遂溪城月镇陈家村,绕着村道小巷游走一遍,深切体验到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记者来到陈家村农民法治公园时,几位村民和一群小学生看着大理石和石凳上的标语。小学生陈秋源还出声阅读“劝君莫长三只手,不要偷鸡又摸狗,天长日久必暴露,丢人现眼受惩处”、“明知赃物你窝藏,他偷盗来你销赃,构成销赃包庇罪,双双都得坐班房”等标语。他说,自己放学后常来公园,对某些标语能够背诵出来了。
陈春保告诉记者,公园中刻有法制宣传标语50多条,内容涉及宪法、刑法、土地管理法、婚姻法、合同法等等,标语内容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一般文化基础的村民都能看得懂。
陈家村还办了农家书屋,摆放有关法律、经济、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图书1000多册,为村民提供一个学法的平台。该村还常利用晚上组织村民学法,向村民传播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以考促学,每年举行一次村民学法考试,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水平。“学习之后,明白了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权属究竟是怎么回事。”村民陈大伯说,学法也为村民维护权益指明了方向。
民主管理得民心
陈家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墙壁上挂着一块村务公开栏,在每月公开一栏,贴着该村“现金银行存款明细公布表”和“各项收入、支出公布表”,每一笔钱都记得清楚明白。
陈春保说,凡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实施结果,以及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都在各种会议、宣传栏及时公开并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尤其对群众关心的优抚资金发放、重点项目工程资金的使用、村财务收支情况等平均每季度公开一次。
早在10年前,陈家村就将账本委托城月镇财务所管理,使该村财务收支规范化、透明化。
“阳光财务”得到了村民的赞许。村中每一笔收支都一清二楚,并且财务由财政所监管,既公开透明,又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误解与猜疑。
坡头区近年来推行的“组财镇管”模式与陈家村财务管理方法不谋而合,目前,我市很多地方纷纷学习坡头模式,规范村务管理。
陈家村每到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选民集中来到村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4个房间,一个房间一次仅准许进入一名选民,现场填写选票,填好后投进唯一的票箱中,然后再轮到下一位选民。现场有上级领导严格监督。选票填写完毕后,现场清票。
陈家村制定了《陈家村村规民约》、《陈家村村民自治章程》,充分尊重村民的合法权利,也使村干部能依法办事。陈家村还成立了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依法治村促和谐
走进陈家村综合信访维稳工作站的调解室,记者看到来访须知、接访规定、调解工作流程等事项写得醒目明白。平时,村里的大小纠纷是在这里化解的。桌面上放着为民记事本,记录着群众纠纷的简要信息和调解结果。
2014年8月6日,村民陈某友在该村后坡放羊时,羊吃了村民陈某明的番薯。就经济补偿一事,双方发生了纠纷,申请陈家村工作站调解。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陈某友给陈某明一次性补偿200元作为结案。
2014年4月16日,村民陈某健驾驶摩托车在环村路转弯处不慎撞伤村民陈某良,导致后者到医院接受治疗。双方因此事产生赔偿纠纷,申请调解。最终,陈某健一次性付给陈某良补偿费2300元作为结案。
陈春保说,现在村民产生纠纷后,懂得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个月定期组织干部学习法律,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陈春保说,村干部坚持村民利益无小事,遇到各类矛盾纠纷,主动作为,依法调解。
三年来,陈家村成功化解了各类矛盾45宗,成功化解率100%。该村还是遂溪县“六无村庄”:无赌博、无吸毒、无邪教、无打架、无违法上访、无刑事案件。“我们还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村中治安稳定,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稳步推进,”陈春保说,该村连续5年被城月镇评为综治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依法治村,干部干事顺手,村民看了放心。自2008年以来,陈家村获得了“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